很多人以为学钢琴就是照着谱子按键,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好的培训应该包含:
举个真实例子:下元某机构的张老师会让学员先听《小星星》旋律,再教对应的琴键位置——这种"耳朵领先"法,比直接塞乐谱有效多了。
有些场地搞得像音乐会厅,但老师只会说"一遍"建议直接问:
1. 第一月:能弹《欢乐颂》前8小节
2. 第三月:双手配合弹简单版《卡农》
3. 半年后:参加内部演奏会
有些地方吹嘘"三个月过三级"音乐不是应试。我见过速成学员考完级后连《生日歌》都弹不利索,真的,何必呢?
误区1:必须买钢琴才能学
错!下元好几家机构提供付费琴房,前期完全够用。等确定能坚持再买,二手电钢3000块就能用。
误区2:小孩学得快成年人没戏
30岁学员李姐的故事特别打脸:她每天午休练半小时,半年后居然在年会上露了一手。关键是有没有持续投入时间。
误区3:手小就学不好
这么说吧,下元培训点的王老师身高158,手比很多小学生都小,但人家肖邦弹得那叫一个溜。重点是手指独立性而不是大小。
去试听别光顾着激动,重点观察:
有个冷知识:下元某连锁机构允许试听3次再决定,这种通常比较自信。
没时间去机构?试试这些:
不过说真的,有人指导能少走80%弯路。就像做饭看菜谱和有人手把手教,效果能一样吗?
要说个人观点啊,我觉得选钢琴培训就跟找对象似的——光看外表条件没用,得看相处时舒不舒服。有些老师专业很强但总板着脸,学员紧张得手指僵硬;有的虽然年轻,但特别会鼓励人。下元文化宫旁边那家"音符实验室"就属于后者,他们大厅常年放着巧克力,说是"缓解紧张专用"最后提醒下,别相信"包教会"鬼话。音乐是终身学习,重要的是享受过程。现在太原冬天这么冷,躲琴房里弹首温暖的曲子,不比刷手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