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辽宁省唯一专注于城市建设类的高职院校,学院前身可追溯至1982年成立的辽宁省城市建设学校。历经四十余年发展,现已形成"城市建设为主体、智慧建造为特色、多专业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核心优势体现在:
为什么该校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能成为国家级骨干专业?答案在于其独创的"三对接"模式:
1.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引入BIM技术等18项行业新标准
2.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实训基地还原真实工地场景
3.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实施"1+X"证书制度
对比传统教学模式,该校创新实践成效显著:
对比维度 | 传统模式 | 该校模式 |
---|---|---|
实训课时占比 | 30% | 55% |
双师型教师比例 | 40% | 82% |
企业参与度 | 课程评审 | 全程共育 |
"中厂""中校"有机结合是该校最大亮点。与中建八局等龙头企业共建的"建筑产业学院"实现了:
从入校到就业的全周期培养体系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三维能力"计划:
1.专业技能:通过"式"实训体系夯实
2.职业素养:融入辽沈建筑文化特色培育
3.创新能力:依托大师工作室孵化培育
毕业生张伟的案例颇具代表性:在校期间参与沈阳某商业综合体BIM项目,毕业即被中铁建工以年薪12万元录用,现已成为项目技术负责人。
在东北振兴战略背景下,学院主动对接区域需求:
这种"接地气"办学策略,使学院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建设人才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