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个大实话:现在珠江钢琴一万出头就能买到入门款,小区培训机构月费也就千把块,和健身房年卡差不多价。那些觉得钢琴高不可攀的,多半是被影视剧里的三角钢琴带偏了节奏。
举个真实例子:我们小区6号楼的张阿姨,退休后才开始学,现在都能弹《梁祝》选段了。她用的还是电子钢琴,晚上插耳机练琴完全不扰民。
看这三点就够了:
有个坑得提醒:千万别信"包过考级"的广告。学琴就像煮粥,小火慢炖才香,速成的往往夹生。
1."我手指太短":告诉你,钢琴家孔祥东的手指也不算长
2."必须从小开始学":大脑可塑性持续终生,40岁学琴的大学教授多的是
3."每天要练三小时":碎片化练习更有效,15分钟专注练习顶得上1小时瞎弹
4."买钢琴才能学":头三个月租琴或者用电子琴完全没问题
5."看谱子太麻烦":现在有各种APP辅助认谱,比我们小时候容易十倍
先说结论:4-6岁可以启蒙,但7-9岁才是最佳窗口期。太小的孩子手指骨骼没发育好,注意力也撑不住半小时。我们机构有个特别棒的分龄教学方案:
根据我们的数据追踪,坚持不下来的学员八成是因为这两个原因:
1. 总在弹不喜欢的练习曲(现在教材可丰富了,周杰伦的曲子都能当练习曲)
2. 缺少展示机会(所以我们每个月都办小区音乐会)
个人建议:与其逼着孩子考级,不如让他给爷爷奶奶弹生日歌,成就感才是最好的老师。
给大家算笔明白账(以二线城市为例):
对了,很多机构都有"老带新"优惠,报名前不妨在业主群问问,说不定能省下两节课时费呢。
说到最后,钢琴就是个大型玩具。别把它想得太神圣,但也别觉得随便玩玩就能出成果。我们小区最近就有个外卖小哥,利用碎片时间学琴,现在都能在午休时给同事弹小曲儿了。你看,音乐这事儿吧,关键在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