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每次路过琴行听到里面传出的钢琴声,是不是总觉得特别高大上?但一想起自己连五线谱都认不全,又觉得这辈子可能跟钢琴无缘了...别急,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在巴中这个三线城市学钢琴到底靠不靠谱。
先说个真人真事——我家楼下卖麻辣烫的王姐,去年送她闺女去学钢琴的时候也犯嘀咕:"玩意儿动辄上万块的学费,会不会打水漂啊?"你猜怎么着?现在小姑娘都能弹《梦中的婚礼》了,王姐逢人就炫耀说这笔钱花得值。所以啊,关键不是城市大小,而是怎么选对路子。
先泼盆冷水:和成都重庆比,巴中的钢琴资源确实没那么丰富。但你要是以为这里连像样的老师都找不到,那可大错特错了。最近五年冒出不少正经音乐学院毕业的老师,有些还在省级比赛拿过奖。不过嘛...水货机构也确实存在,这就得擦亮眼睛了。
重点看三点:
有个坑得特别注意:那种打着"包过三级"号的,八成是忽悠。考级真没他们说的那么玄乎,正常学两年都能过,何必多花冤枉钱?
最省钱的办法?找个大学生家教+二手电钢,前期投入能控制在5000以内。当然要是打算走专业路线,那预算得翻好几倍...
注意!这个时间是有效练习时间,边玩手机边弹可不算数。
不过提醒下,线上学手型特别吃亏,容易养成坏习惯。
到这个程度,恭喜你,已经超过70%的浅尝辄止者了。
根据走访十几家机构的经验,整理出这条避坑指南:
第一阶段(1-3个月)
找离家近的小型工作室,重点考察老师会不会教启蒙。这个阶段千万别追求名校毕业的老师——他们教高级别厉害,但教小白可能还没耐心。
第二阶段(4-12个月)
可以考虑转去专业琴行,开始接触考级曲目。这时候要特别注意指法规范,别贪快。
第三阶段(1年以上)
如果发现孩子真有天赋,再去考虑音乐学院的教授课程。普通爱好者的线到第二阶段就够用了。
有个冷知识:巴中有些老师会组织学生音乐会,这种机会尽量参加,比闷头苦练管用多了。
最后说点培训机构不会告诉你的大实话:
张老师(教琴15年)跟我说过句实话:"说没天赋放弃的,九个都是懒。"这话虽然扎心,但确实在理。钢琴这东西吧,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就看你愿不愿意把"练琴"变成像刷牙洗脸一样的日常。
所以回到最开始的问题——在巴中学钢琴难吗?我的看法是:比大城市麻烦点,但绝对可行。重点是你得先搞清楚,自己到底是真想听个响,还是愿意忍受几百个小时的枯燥练习去换那几分钟的陶醉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