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为就是"按黑白键"其实啊,好的培训学校会教你三样核心本事:
1. 手指体操:怎么让十根手指听话地各司其职
2. 乐理密码:看懂蝌蚪文(五线谱)的翻译技巧
3. 音乐审美:分辨"得响"和"弹得好"
举个真实例子,去年有个50岁的阿姨来当阳某校区试课,刚开始连中央C键都找不准,现在居然能弹《梦中的婚礼》了——所以说,年龄真不是问题。
有些演奏家级别的老师,自己弹得行云流水,但教学生时就...呃...怎么说呢,像让大学教授教幼儿园加减法。好的钢琴老师得有这两把刷子:
警惕那种"包学会"承诺!学琴就像种花,有人三个月开花,有人得半年。靠谱的学校通常会:
别笑,真有人遇到过琴键缺角的钢琴!建议实地看看:
1.急于求成症:第一周就想弹《致爱丽丝》?醒醒吧!
2.自学妄想症:看着视频学琴,结果手势错得亲妈都不认识
3.装备发烧友:还没学会爬就先买台三角钢琴
4.三天打鱼型:连续练一周然后消失两个月
5.完美主义病:每个音都要弹到极致,结果三个月还没学完一首曲子
说实在的,我们当阳有家培训机构就遇到过个典型案例:有个小伙非要用电竞鼠标的点击速度来要求自己,结果练到手指抽筋...后来老师让他改练《两只老虎》慢速版,反而进步神速。
经过和十几位钢琴老师的唠嗑,我发现学琴最关键的其实是——别把钢琴当敌人。有些培训学校搞得像军训,学生压力山大。其实吧,钢琴应该是你的玩具,老师更像是游戏指导员。
特别建议小白们:
最后说个冷知识:当阳有家机构发明了"错音奖励制"错音反而能换积分——这种反套路教学,效果出奇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