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年徐州的钢琴培训机构像雨后春笋似的冒出来,光市中心商圈半径3公里内就有二十多家。但据业内人士透露,真正能稳定盈利的不超过三成。主要原因嘛:
不过话说回来,转让的店铺也不全是烫手山芋。去年有个朋友2.8万接手了矿大附近的一家,改造后主打成人速成班,半年就回本了。
看到"旺铺转让"字先别激动,得学会解码广告里的潜台词:
"合伙人意见不合转让"
→ 八成是分钱不均闹掰了,查清楚债务纠纷没
"接手即可盈利"
→ 盈利多少?能持续多久?要看过往流水才作数
"全套设备赠送"
→ 先确认钢琴是不是租的,有些黑心老板临走还把琴搬走
有个真实案例:去年有位李老师花4万接手了某机构的"30个稳定生源"结果发现名单里有一半孩子早就转学了。所以啊,一定要亲眼看到在读学生的签到记录。
1.蹲点计数:工作日下午4-6点去蹲守,数数实际来上课的人数
2.设备体检:重点检查钢琴损耗,换个键盘就得大几千
3.周边侦查:500米内有新开的竞品吗?小区适龄儿童数量变化没?
4.合同审查:特别注意是否有"同业竞争"条款
5.试听课程:伪装成家长体验教学流程,很多问题课堂上才能暴露
记得带上手机测噪仪,居民楼里的培训点要是隔音没做好,三天两头被投诉可够受的。
如果原来的模式确实不行了,试试这些转型思路:
泉山区有家机构转型做"+咖啡"复合空间,虽然课时费没涨,但饮品利润反而成了主要收入。
根据观察,这三类人做转让机构成功率最高:
1. 本身有20个以上私教学生的独立钢琴老师
2. 打算给孩子学琴的家长(相当于自用+商用)
3. 懂新媒体运营的95后(会拍抖音招生很重要)
但如果你连五线谱都认不全,劝你还是谨慎点。这行看着门槛低,实际水挺深的。
说到底,转让机构就像二手钢琴,用得顺手就是捡到宝,没挑对就是买了个装饰品。关键得想清楚:你比原经营者强在哪?是招生渠道更广?教学体系更新?还是成本控制更狠?如果没有明显优势,那建议再观望观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