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音乐细胞"、"大了记不住谱"——停!这些借口在柏林钢琴培训中心都被打脸了。成年人学琴的优势反而更明显:
去年有个45岁的阿姨学员,从连中央C都找不到,到能流畅弹《梦中的婚礼》,只用了5个月。所以说啊,关键不是行不行,而是肯不肯开始。
不像某些机构把考级当KPI,这里的老师都坚持一个理念:先让学生爱上钢琴。张老师有句口头禅:"要是上课比上班还痛苦,那咱这学费不就白交了嘛!"杀手锏是:
第一次去可能会被吓到——清一色的施坦威钢琴,连练习琴都是雅马哈U系列。校长王老师的解释特别实在:"好琴就像好跑鞋,能让初学者少走弯路。"要提的是他们的"智能陪练系统"回家练习时:
实话实说,每天20分钟比周末突击3小时管用。有个学生坚持"前后各弹5分钟"三个月后居然能盲弹《献给爱丽丝》的前半段。
告诉你个冷知识:钢琴大师霍洛维茨的手也不算大。重要的是学会用重量弹琴而不是蛮力。这里的特色课程《小手攻略》已经帮200+学员解决了这个问题。
他们把枯燥的乐理变成了卡牌游戏,比如:
报名后才发现,这里简直是音乐社交平台:
上周还有个外卖小哥在午休时来练琴,结果被星探发现去做了游戏配乐。这种事情在柏林钢琴培训中心不算稀奇。
学钢琴最赚的不是学会多少曲子,而是获得了一种全新的表达方式。心情不好时弹段布鲁斯,比喝闷酒强多了;谈恋爱时给对方弹首小夜曲,效果堪比奢侈品包包。
最后说个真实故事:有对老夫妻来学四手联弹,说是补上年轻时没实现的婚礼表演。现在他们每周末都来琴房"约会"比小年轻还腻歪。你看,钢琴带给人的惊喜,往往远超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