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人说"过了二十岁学琴就晚了"这话跟"凉水不能喝"一样不靠谱。我见过五十岁开始学琴的超市阿姨,现在都能弹《梦中的婚礼》了。关键要破除这几个迷思:
永城老城的"雨轩琴行"就专门开了成人速成班,他们的王老师有句话特别在理:"成年人学琴最大的优势是知道自己要什么,不像孩子是被家长逼着来。" 二、培训班怎么选?记住这五个实打实的标准
老城区从西关到中山路,少说有七八家琴行挂着培训招牌。挑的时候建议你:
1.试听课一定要上(别光听销售吹,自己感受教学方式)
2.看琴房隔音(有些便宜班用电子琴教室,实际效果差很远)
3.问清楚课时安排(周末班?晚间班?能不能补课?)
4.教材是否系统(警惕那种永远只教流行曲的机构)
5.老师演奏水平(至少让老师当面弹段练习曲)
去年有个学员图便宜报了家地下室培训班,结果梅雨季琴键都发霉了...所以啊,环境投入其实反映了教学态度。
现在老城区的行情大致是这样:
但要注意有些机构会把考级费、教材费另算。建议首选"包价",像文化路上的那家"琴韵坊"2680元/20节课含所有材料,明码标价比较省心。
网上现在确实有很多教学视频,但根据我的观察:
去年有个大学生自信满满买了台电钢自学,结果现在那琴成了他家最贵的晾衣架...所以真心建议,至少前三个月要找专业老师带进门。
学琴最难的不是技术,是持续保持热情。这几个本地琴友亲测有效的方法你可以试试:
1. 加入老城钢琴爱好者群(人民公园每周六有露天交流)
2. 给自己录视频记录进步(对比三个月前后特别明显)
3. 从喜欢的歌曲入手(比如《成都》这种右手简单的)
4. 找个琴友互相监督(很多培训班会组织学员联谊)
东城区图书馆的刘阿姨就是靠第三招,现在能弹二十多首邓丽君了。她说"每学会一首就奖励自己买盆多肉"现在家里都快成植物园了。
要说个人观点啊,我觉得永城老城这些培训班最可贵的是那份"气"不像大城市机构那么商业化,这里的老师更愿意根据你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比如新城国际那家"马哈音乐中心"虽然硬件好,但总感觉少了点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