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个大实话:成年人学琴最大的障碍不是手指短,而是心理包袱。江口镇琴行的王老师告诉我,80%的成年学员第一节课都会问:"我这岁数还能学吗?"结果三个月后,弹《梦婚》弹得最溜的反而是退休的李书记。
镇上现在主要有三种学习模式,我挨个试过之后发现...
优点:老师手把手纠错,比如老车站旁的"音琴行"专门针对成人开发了速成课程
注意点:提前试听!去年新开的"彩虹琴社"家长反映老师总换人
文化站每月第一周有免费体验课,虽然用的是二十年前的老珠江钢琴,但胜在氛围轻松。上周我去蹭课,看见五个老太太组团学《茉莉花》,那场面特欢乐。
现在年轻人流行先在某音看免费教程,再去琴行突击补课。不过要提醒啊,自学容易养成坏手型,后期改起来特别费劲——我见过最夸张的案例,有个小伙自学半年,结果手腕僵得像握鸡蛋。
拿最普遍的60元/节课来算(江口镇均价):
有个冷知识:镇中心小学的音乐老师私下透露,他们钢琴兴趣班的 dropout 率比围棋班低40%,可能是因为弹琴的即时反馈更强?
1.别迷信"毕业":遇到过两个标榜名校的老师,实际教得还没幼师专业的小林老师耐心
2.警惕"过三级":去年有家机构收钱跑路了,现在墙上告示还在派出所门口贴着
3.琴凳比钢琴重要:坐姿不对真的会腰肌劳损,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说到这儿想起来个趣事:粮油店的赵老板去年给女儿买钢琴,结果自己先学会了《献给爱丽丝》,现在父女俩经常四手联弹招揽顾客,成了我们镇的新景点。
如果让我给完全零基础的朋友指条明路,我会说:
先去文化站体验课摸次琴键,确定手指不排斥这种触感;然后找家步行能到的琴行,跟老师明确说"就想弹些流行歌自娱";等能完整弹出第一首《天空之城》时——恭喜,这时候你自然就知道要不要继续了。
最后分享个观察:江口大桥下每天晨练的人群里,弹电子琴的老头老太比跳广场舞的笑容更灿烂。音乐这东西吧,有时候快乐真的和水平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