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说就是用钢琴"写故事"用文字写作文一样,只不过换成用音符表达。很多人觉得这玩意儿特别高大上,其实啊,会弹点儿钢琴的人都能尝试。
泉州本地的林老师说过:"没那么玄乎,先学会把心里哼的调子记下来就行。",连专业老师都这么说。
泉州现在主要有三种选择:
我认识个在西街教课的陈老师,特别会教小白。她总说:"错音不可怕,不敢弹才要命"——这话特别适合新手。
1.别死磕乐理:先学着把旋律记下来,理论慢慢补
2.别跟风买教材:《拜厄》这种老教材可能把你劝退
3.别急着写交响曲:从8个小节的旋律开始练手
有个真实案例:去年泉州九中有个学生,半年时间就从完全不懂到写出了毕业歌。关键就是跟对了老师,没走弯路。
你可能想不到,咱泉州搞这个还挺有优势:
中山路那家"旋律琴行"都有即兴创作会,去过的都说特别能激发灵感。
实话实说,三个月是个坎儿。这时候可以:
记住啊,完成比完美重要。先写个简单的生日歌送朋友,比死磕"大作"得多。
要说个人观点嘛,我觉得泉州现在缺的不是好老师,而是学员的耐心。见过太多人上了三节课就说"天赋"放弃的。其实吧,作曲就像学闽南话,多听多模仿就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