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入门的同学常犯的错,就是光看老师弹得炫不炫。其实吧,会弹和会教根本是两码事。我见过科班出身的老师对着5岁小孩讲和弦理论,也遇到过非专业的老师用游戏让孩子半小时学会《小星星》。
挑老师记住这几点:
这事儿得看性格。我邻居家孩子上小组课,结果成了"练"——总跟着别人进度走。后来换了一对一,三个月就考过二级。不过小组课也有好处,比如:
1. 价格便宜三分之一左右
2. 能互相较劲儿
3. 适合社交恐惧症患者
建议:前三个月必须一对一,等识谱没问题了再考虑小组课。
济南琴行老板老张跟我说,每年开学季租琴的能排长队。但这里有个坑——很多租琴合同藏着强制购买条款。给大家算笔账:
个人建议:先租三个月,确定能坚持再买。山大路那几家琴行都有以租代购的服务。
千万别信什么"必须练两小时"的鬼话。济南某培训机构做过实验:两组孩子分别用"15分钟×4次"和"连续1小时"练习,结果碎片化练习的那组进步更快。
试试这个时间表:
历下区教育局的朋友透露,现在升学加分早就取消艺术考级了。但话说回来,准备考级的过程确实能系统提升技术。我的观点是:
经十路沿线聚集了不少音乐学院毕业生,但价格偏高;老城区有些退休音乐教师,课时费便宜但教学方法传统;最近冒出些"模式"文化东路的"猫爪钢琴"咖啡厅和琴房结合,氛围确实轻松。
最后说句实在的,学琴最怕的不是没天赋,而是用错方法的坚持。见过太多人苦练三年还不如别人半年,问题就出在开始的路径选择上。济南的钢琴教育资源其实挺丰富,关键是要找到适合你的那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