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大实话:比手机游戏难,但绝对没你想象中恐怖。远洋山水这边教琴的王老师有句口头禅:"三个月能唬人,半年可上台"关键是找对方法。
在远洋山水转一圈,少说五六家琴行,怎么挑?记住这三个""
1.一定要试听:有的机构把试听课包装得花里胡哨,正经教学却糊弄
2.一定看琴房:通风差的琴房夏天练琴简直是受罪(去年有家长吐槽某机构空调形同虚设)
3.一定问进度:承诺"过考级"的多半不靠谱
举个真实案例:咱们小区张阿姨的孙子,在XX琴行学了一年只会弹《小星星》,转到李老师工作室后,居然三个月拿下二级曲目《牧民歌唱毛主席》...
刚入门的兄弟最容易栽跟头的地方,我给你们划重点:
说到这儿想起个趣事:去年有学员非要用APP自学,结果把《献给爱丽丝》弹成了《献给饿肚子》——节奏全乱套。所以说啊,真人指导真的省不得。
别觉得这是小孩的专利!远洋山水这边成人班特别火,为啥?
我观察过,坚持来上课的成年人反而比小朋友出勤率高——可能因为花的都是自己血汗钱吧(笑)。
Q:老师总说"放松"到底怎么放松?
A:想象手里握着鸡蛋的感觉,咱们校区刘老师这招特管用
Q:总记不住指法怎么办?
A:把12345数字贴琴键上(别不好意思,李云迪小时候也这么干)
Q:练琴吵邻居咋整?
A:选带静音系统的电钢,或者和楼下大妈搞好关系(送两次鸡蛋效果显著)
要说个人观点啊,在远洋山水学琴最大的优势其实是氛围。上周路过琴房,听到有个奶奶在弹《茉莉花》,虽然磕磕绊绊的,但那种专注劲儿特别打动人。音乐这事儿吧,从来不怕起步晚,就怕永远不开始。
最后分享个冷知识:钢琴88个琴键里,其实有52个白键和36个黑键——现在你比80%的门外汉都专业了。要不...下周就去预约节体验课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