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估计很多家长都挠过头。先说说看啊,学琴可不是非得培养出个朗朗,关键是看孩子有没有这三个信号:
奉节文化馆的王老师跟我说过个真实案例:有个5岁娃总拿饭勺敲碗,家长以为调皮,结果被老师一眼相中——这娃敲的都是《小星星》的节奏!现在那孩子已经考过三级了。
跑了几家机构后发现,现在奉节的教学模式主要分三大类:
奉节新开的智能钢琴教室挺有意思,通过游戏化教学,孩子弹对音符屏幕里的卡通鱼就会跳起来。不过建议8岁以下最好有家长陪着,不然容易变成玩电子游戏...
1.警惕"包过级"承诺:考级通过率≠教学质量,有些机构专门练考级曲目,孩子除了考级曲啥都不会
2.试听课要看门道:不要光看孩子笑不笑,要注意老师是不是:
3.钢琴购置陷阱:有些机构捆绑销售二手翻新琴,建议先去滨江国际的珠江钢琴专卖店了解行情
奉节中学的李老师跟我算过一笔账:坚持学琴3年以上的孩子,这些能力普遍比同龄人突出:
不过说实在的,最让我触动的是在诗城广场看到的一幕:有个自闭症孩子在公益音乐会上弹《虫儿飞》,他妈妈在台下抹眼泪——钢琴有时候不只是钢琴。
最后掏心窝子说几句:
1.别急着买钢琴:可以先租琴,奉节图书馆后面有家琴行提供月租服务
2.陪练要有技巧:把"弹错了"换成"音小精灵躲起来了,我们再找找"3.定期录音对比:手机录下孩子每月练习曲,成长看得见
4.结合本地特色:试试用奉节脐橙当节拍器,敲一下弹一个音
记住啊,重要的不是孩子能弹多难,而是音乐能陪他走多远。就像夔门的两岸青山,钢琴教育也该是——一边是严格的基本功,一边是自由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