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有人问我:"老师啊,我家孩子手指头跟小萝卜似的能学琴不?"每次听到这种问题我都想拍大腿——弹琴关键根本不是手指长短!你看钢琴家霍洛维茨那双手也没比普通人长多少嘛。重点在于:
(突然想到上周有个家长带着5岁娃来试课,孩子全程在数钢琴有多少个黑键,其实这种好奇心特别珍贵)
跑遍钟村文体中心周边三十多家琴行后,我总结出这些门道:
1.别迷信考级通过率:有些机构吹嘘"百分百过六级"可能只教考级曲目
2.试听课要看细节:老师会不会主动调整座椅高度?有没有教孩子认识踏板?
3.价格陷阱要当心:低于市场价80元/节的课,大概率是让助教来充数
(说到这儿想起个真事儿:去年有家新开的连锁机构,装修得跟五星级酒店似的,结果用的全是翻新二手琴...)
"老师,买电子琴行不行?"问题就像问"健身能不能用玩具哑铃"...
(插句大实话:很多家长花大价钱买琴,最后都沦为高级置物架...)
别以为学琴是小朋友专利!我们琴行最近来的上班族学员特别多,他们发现:
(有个40岁的学员跟我说,自从学了琴,终于不用在KTV当背景板了)
住在咱们钟村其实挺有福气的:
最后说点掏心窝子的话:学琴最珍贵的不是考了多少级,而是某天你突然发现,自己能听懂肖邦夜曲里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了。那种感觉...啧,就像突然掌握了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