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年啊,我至少见过五家钢琴培训机构改成了奶茶店或者自习室。你说奇怪不?明明现在家长更舍得给孩子花钱了,怎么反而撑不下去呢?这里头有几个挺现实的原因:
有个开琴行的朋友跟我算过账:他那里最便宜的立式钢琴占地2平米,按商场租金算,光放钢琴的位置每月就要烧掉6000块。啧啧,这还没算水电人工呢!
记得我们小时候学琴,老师总爱说"钢琴是乐器之王"现在嘛...这话听着有点微妙。不是说钢琴不好,而是现在的学习逻辑完全不一样了。
考级产业链把很多琴行变成了"线工厂"最夸张的,有机构直接明码标价:"三级包过9800,五级不过全额退"你说这是搞艺术教育还是考前突击班?
不过话说回来,真正想认真学琴的孩子反而更受益了。现在倒闭潮洗掉了一批混日子的机构,剩下的要么真有本事,要么特别会经营。前两天我去探访了一家转型成功的教室,人家搞起了"疗愈"项目,带着自闭症孩子边弹琴边治疗,政府还给补贴。
先泼盆冷水——如果冲着""升学"去学琴,建议趁早换个赛道。现在艺术特长生招生规模年年缩减,某重点中学去年钢琴特招名额直接从8个砍到2个。
但要是孩子真喜欢音乐,现在反而是好时候!为啥这么说呢?
1. 二手钢琴价格跌到谷底,9000块能买到不错的日本进口琴
2. 幸存下来的老师更愿意用心教,毕竟现在留下的都是真爱这行的
3. 线上资源丰富得很,世界顶级大师课都能找到录像
有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现在年轻人学琴反而多了。我认识个程序员,三十岁才开始学《梦中的婚礼》,他说敲代码的手弹起琴来意外地合适。你看,学习永远不晚嘛。
肯定不会!但一定会变。就像KTV没被手机APP搞垮,而是变成了聚会场景的补充。未来的钢琴教育大概会朝这几个方向走:
有个数据挺说明问题:去年国产钢琴销量确实降了15%,但高端进口钢琴反而涨了8%。这说明啥?愿意认真学的人更愿意投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