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来说就是三个字——标准化。
不过要注意,不是所有挂着连锁招牌的都真靠谱。去年有家机构跑路前还在收年费,这事儿闹得挺大...所以啊,看加盟数量不如看成立时间,能活过5年的才算经过市场检验。
1."听课老师和正式课是同一人吗?"
有些机构会用王牌老师吸引你报名,实际授课却是刚毕业的大学生
2."中途换老师怎么处理?"
钢琴教学特别讲究师生适配性,好的机构会有过渡方案
3."级通过率有统计吗?"
注意不是"人数"而是"通过率"100人里过90个和10人里过9个完全两码事
4."补课怎么算?"
遇到过最坑的是过期作废制度,孩子发烧一周直接损失两千块
5."琴房怎么预约?"
连锁机构通常要共享练习资源,高峰期可能要抢位置
有个真实案例:张阿姨给孙子报了某连锁机构,冲着"名师指导",结果发现所谓名师只是录播课里出现过...所以记住,所有口头承诺都要写进合同。
1.先确定学习目标:
2.偷偷观察在读学员:
放学时间去蹲点,看孩子们是蹦蹦跳跳出来还是愁眉苦脸
3.试听课要录音:
回家重听能发现老师是不是只会说"再来一遍"
最后说句实在话,连锁不连锁不是关键,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我家楼下那对退休钢琴教师夫妇开的小班,教出来的孩子照样有考上央音附中的。现在有些大机构啊,把教育做成了快消品,那才是真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