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公众课
来源:公众课     时间:2025/9/28 8:30:31     共 2153 浏览

你知道吗?当你在家长群里看到其他爸妈写出"感十足"钢琴课反馈,而自己只能憋出"孩子挺喜欢"的时候...那种尴尬简直像第一次弹《小星星》还按错键。别慌,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事儿——毕竟谁还不是从"钢琴小白"过来的呢?

(突然想到个有意思的现象)有些家长明明听不出孩子弹的是《致爱丽丝》还是《土耳其进行曲》,但写评语时突然就变成了"乐评人"其实大可不必啦!

为什么老师特别看重家长评语?

先戳个痛点:80%的钢琴老师会通过家长评语调整教学方案。这话不是我瞎说的,去年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做过问卷调查。你想啊,一周就一节45分钟的课,老师怎么知道孩子回家练习时卡在哪?这时候你写的"第三小节转指老出错"就比"得不错"100倍。

对了,最近总看到家长问"新手如何快速涨粉"呃跑题了,应该是"如何快速get评语技巧"!

写评语最容易踩的3个坑

1.只说结果不说过程

× "这周弹会了《欢乐颂》"

√ "每天练20分钟分手慢练,周四突然能双手合奏了"2.情感泛滥缺乏细节

× "弹琴时像小天使"

√ "左手伴奏声部能控制到比旋律轻了,这是上周重点练习的"3.把作业本当意见箱

× "建议多教流行歌曲"

√ "孩子主动尝试把《千与千寻》主题曲移调弹奏,您看需要纠正吗"(突然想到个真实案例)上周有位妈妈写:"孩子说踏板踩下去像踩棉花糖"这种具象化表达反而让老师马上get到踏板控制问题!

万能公式:3个要素+2个小心机

先上干货表格对比下:

普通版升级版
"完成作业了""周三各练40分钟,最后两天着重打磨第5页装饰音"
"进步""总抢拍子的第12小节,现在能跟着节拍器稳定在108bpm"
"上课""自己用钢琴给古诗《春晓》配了伴奏,虽然和声进行有点怪..."

看到区别了吧?具体数字+专业术语+过程描述才是王炸组合。再透露两个老师不会明说的小心机:

1.偶尔暴露点小错误

"孩子非说降si要升fa才好听..."这种真实反馈反而让老师知道从哪里切入指导

2.用孩子原话当调料

"她说连续弹三遍哈农就像'手指在跑马拉松'"比直接说"了指法"生动多了

灵魂拷问:到底要不要假装懂音乐?

(自问自答环节来了)肯定有人嘀咕:我连五线谱都认不全怎么办?其实啊...老师最怕遇到装懂帝!你看这两个例子:

× "车尔尼599第38条应该用rubato处理"√ "弹这条时总在第二行呼吸急促,是不是该调整指法?"虽然没提专业术语,但精准指出了问题位置。就像去医院描述"左肋下三指位置疼"比拽医学术语更有用对吧?

不同阶段的写法秘籍

突然意识到该分类讨论了,赶紧补上:

启蒙阶段

重点写:

  • 能否记住键盘位置
  • 练琴时注意力集中时长
  • 对强弱变化的敏感度

考级阶段

必须包含:

  • 每天实际练习时间(精确到分钟)
  • 分段练习情况
  • 是否使用节拍器/录音自查

(这里插播个冷知识)央音考级评委透露,记录"有效练习时间"考生通过率高出37%...所以写"合计练习5小时18分钟"加分!

终极答案:最好的评语长什么样?

直接上实例吧,这是某位钢琴系教授收藏的模板:

"本周前三天重点练《浏阳河》第2页转调部分,后两天整体过5遍。发现两个问题:1. 第7小节右手跳音总比左手晚0.5秒 2. 踏板更换时会有明显呼吸声。孩子自己尝试把困难段落编成'外星密码'来记忆(具体如下图),您看这种方法是否可取?"看出门道了吗?问题定位+练习策略+孩子个性化解决方案,这种评语老师看完绝对眼前一亮!不过注意啊,千万别硬套模板,上次有家长把《浏阳河》写成《浏阳河畔》...这就很尴尬了。

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与其纠结"专业度"不如把评语当成和孩子共同成长的记录。毕竟十年后翻到"今天终于能不哭鼻子练完音阶"的留言,比什么华丽辞藻都珍贵不是吗?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课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 相关主题: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