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常见的三种温水煮青蛙方式:
有个学员跟我吐槽,她花1.2万买的课程包,前三个月都在学怎么"放松手腕"这效率堪比考驾照时教练让你原地打方向盘二十节课。
钢琴培训有个特殊之处:效果很难量化。不像减肥能看到体重数字,琴艺进步往往依赖老师的主观评价。更绝的是,很多合同里会写"学员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计划"给拖课时留足了法律空子。
还有个冷知识:部分机构给老师的提成方式是——消耗课时越多,提成比例越高。你品,你细品。
Q: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被拖课时了?
A:记住三个预警信号:
1. 三个月过去还在弹相同难度的曲子
2. 老师频繁建议"课打基础"却说不清具体缺陷
3. 每节课新内容不超过15分钟
Q: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硬核应对四步走:
1. 提前明确阶段性目标(比如"三个月能弹《梦婚》")并写进合同
2. 要求每节课提供练习录像,下节课必须反馈改进点
3. 横向对比同期学员进度
4. 最狠的——要求试听其他老师的课
(对比表格:正常课程 vs 拖课时课程)
对比项 | 正常课程 | 拖课时课程 |
---|---|---|
每节课新内容 | 占比60%以上 | 低于30% |
曲目更新频率 | 2-3周换新曲 | 1-2个月不变 |
老师评语 | 具体改进建议 | "不错继续加油" |
别被那些"艺术需要沉淀"的漂亮话忽悠了,你要是发现老师边上课边刷手机、每次示范都弹错音、总把问题归咎于"太差"跑!真正的好老师会像催债一样催你练琴,而不是像养生会所一样让你续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