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接触钢琴的小白常会纳闷:一节45分钟的课,老师难道就盯着我反复弹那几个音?说实话,我当初也这么想过。后来才发现,正规机构的课程都是科学分块的:
有个学员和我分享过,她换了三家机构才遇到会教"和弦编配"的老师——你看,同样是教钢琴,水平差距就是这么大。
1.教室隔音效果:试听时故意用力踩踏板,听听隔壁教室会不会传来骂声
2.教材更新频率:好的机构每学期都会补充流行曲谱(上周就有家长炫耀孩子拿到了《孤勇者》官方谱)
3.老师示范能力:要求当场弹奏考级曲目8级水平段落,手抖的可以直接pass
说到这个,想起去年有家机构用智能钢琴替代真钢教学,结果学员考级时全懵了——触键力度完全不一样嘛!
你可能不知道,35岁零基础学员和5岁琴童的上课方式截然不同:
孩子 | 成人 | |
---|---|---|
专注时长 | 15分钟分段教学 | 可连续40分钟 |
进度重点 | 培养绝对音感 | 快速弹出完整旋律 |
常见问题 | 坐不住 | 急于求成 |
我特别建议成年人选择"咖啡琴房"这种放松式教学,毕竟下班后谁还想正襟危坐呢?
警惕"过考级"的承诺(某机构去年被曝让学员背3首曲子就敢保6级)
课时包超过60节的要慎重(见过最夸张的买了300节,结果机构跑路了)
务必确认补课规则(有个学员暴雨天打车去上课,结果发现老师调课没通知)
有家长算过账,如果每周缺课1次,相当于每年白扔4000块钱,这可比钢琴折旧费贵多了。
钢琴老师最常叹气的是什么?"回家又没练琴吧?"真不怪学员懒,而是方法不对:
上次有个大学生用外卖闹钟提醒练琴,三个月居然过了二级,你看,找对方法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