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接触钢琴的人常被琴行销售忽悠"三角琴才是专业选择"培训班用立式琴完全够用。说句实在话,三角琴占地方不说,维护成本能比立式琴高3-5倍。咱们重点看几个硬指标:
有个真实案例:某培训机构买了台二手三角琴,结果学员反映低音区像"闷在被子里唱歌"律师查了才发现音板有暗裂。所以啊,别被外形唬住。
经常听到有人说"键盘重的琴才专业"其实是个误区。标准的钢琴键盘下陷深度在9.5-10.5mm之间,静态阻力约50-55克。教你几个实测方法:
1.硬币测试:在中央C放枚1元硬币,轻按琴键到刚好发出声音时硬币不倒
2.连贯度测试:快速重复弹奏同一个键,听声音是否均匀
3.手感记忆:用手机录下自己弹奏的力度曲线,对比不同琴的表现
我见过最离谱的是一台老琴,黑键比白键还轻,学员弹着弹着就养成翘手指的坏毛病。所以触感均匀比单纯追求重量重要得多。
很多人选琴时会被明亮的音色吸引,但弹半小时就会发现耳朵疲劳。好的钢琴音色应该像煲透的老火汤:
有个小技巧:带节拍器去试琴,调到60速度弹C大调音阶,注意听每个音的延音时长是否均匀。曾经有台琴的高音区衰减特别快,学员练琶音时总感觉旋律线断了。
二手琴最怕买到"过的老模特"部位一定要掀开看:
1.琴槌痕迹:正常使用的凹痕应该像月牙,如果已经磨成平头就得换
2.弦轴稳定性:用调音扳手轻轻碰,好的弦轴会有0.5-1mm弹性回馈
3.止音器同步:踩下延音踏板时,所有止音器要在同一毫秒抬起
说个真事:某机构贪便宜买了批退役教学琴,结果调音师发现里面用的居然是自行车辐条当琴弦!所以啊,宁愿多花两千买新琴,也别省这个钱。
市面上钢琴品牌多得能让人犯选择困难症,记住这几个原则:
特别提醒:看到"技术"传承"标签先打个问号。去年有家培训班买了所谓德国琴,结果发现连铸铁骨架都是国内代工的。
说到底,选琴就像找对象,光看外表没用,得过日子才知道合不合适。建议带着练习曲去试弹,别怕麻烦,多比较几台。毕竟未来几年,你可是要天天和它肌肤相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