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天赋就学不会?」这话就跟说「不吃饭就能瘦」一样离谱。根据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研究,95%的学员通过系统训练都能达到自娱自乐的水平。重点在于:
说说我的亲身经历吧。当年第一节课老师让我用报纸卷练习抬指,现在想想这土法子还真管用——既练了手型又不怕砸坏琴键。
「一定要买三角钢琴吗?」别闹!初学者的琴只要满足:
1. 88键全配重(手感接近真钢)
2. 踏板至少要有延音功能
3. 预算内选音色最舒服的
有个学员在二手市场淘到2000块的电钢,用了三年考过五级。关键看你怎么用,就像炒菜,大师傅用铁锅也能秒杀厨房小白用高级灶具。
分阶段练习特别重要:
记得有个60岁的阿姨,每天练「哆来咪」时都想象在按电梯按钮,三个月后居然能流畅弹完《献给爱丽丝》前段。你看,把枯燥练习场景化特别管用。
最近整理学员档案时发现,80%的放弃发生在头两周,主要因为:
× 急着弹曲子忽视基本功
× 用手机APP替代真人指导
× 比较心太重(别人三个月能弹《克罗地亚》,我咋不行)
其实吧,钢琴就像种花,有人养多肉三天看五次,有人摆仙人掌半年浇次水。关键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
有研究表明,规律练琴的人焦虑程度会降低37%。不必强求成为朗朗,我的学员里有程序员用弹琴缓解debug压力,有宝妈趁着孩子午睡练半小时。说到底,音乐本该是件快乐的事——当你发现能随手弹出《天空之城》的旋律时,那种成就感可比通关游戏实在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