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一上来就问"学钢琴好"得先问自己三个问题:
我见过太多人冲动报完年卡,结果三个月就放弃,钢琴最后成了晾衣架...
金桥国际那块聚集了不少外教工作室,像来自茱莉亚音乐学院的Mark老师工作室,不过得提前三个月预约。缺点是...地铁下来得走15分钟,夏天能走出三斤汗。
这边很多针对上班族的碎片化课程,比如恒隆广场里的"便利店"45分钟一节课。但说实话,隔音效果嘛...偶尔能听到隔壁在弹《梦中的婚礼》和老板骂人的二重奏。
五角场周边藏着不少性价比之王,有些音乐系学生开的私人工作室,100块就能上一节课。上次去试听,发现老师用游戏配乐教拜厄练习曲,倒是挺对年轻人胃口。
去实地考察时,建议直接掏出手机拍这些:
有家机构跟我吹他们有"AI陪练系统"就是台平板电脑放示范视频...这种套路现在还挺多的。
作为换了三家机构的过来人,说点大实话:
1.别迷信老外教师:有些东欧老师自己弹得溜,但中文只会"你好"再见"根本没法教技巧细节
2.警惕考级包过:说"保证一年过五级"的,八成是教你死磕三首考试曲目
3.团课慎选:6人以上的班,一节课轮到你弹的时间可能不到8分钟
最推荐的方法是先买十节散课,觉得老师对路了再续费。我在中山公园那家"慢调琴房"就是这么试出来的,现在老师连我小拇指没抬高都能看出来。
要是预算实在紧张,可以试试这些野路子:
不过自学容易养成坏毛病,有次我看到个网友弹《克罗地亚狂想曲》,手腕僵得像在切菜...
说到底,选钢琴班和谈恋爱差不多——光看外表没用,得实际相处才知道合不合适。建议先把这篇文章收藏了,实地考察时拿出来对照,至少能避开80%的坑。记住啊,好的老师不会让你觉得钢琴是刑具,而是带你发现黑白键里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