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现在培训机构满大街都是,但能把成人钢琴教明白的可不多。大同学冶最让我服气的是他们不搞玄学,直接把学习拆解成三步走:
有个40岁的学员老张跟我说:"学了三个月,现在能给闺女弹生日歌了,孩子眼睛亮得跟星星似的。"你看,成就感这不就来了?
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五线谱都看不懂咋整?"别急,他们的教学方法特接地气:
初学阶段直接在琴键贴颜色标签,红的是Do,蓝的是Re...别觉得幼稚,这招让学习门槛直接降了80%。等手指记住位置了再撕掉,过渡得特别自然。
先练右手旋律,再加左手伴奏,最后合奏。就像学自行车先踩踏板再扶把,分步练习不容易劝退。教务主任王老师常说:"慢就是快,每个音符都要听到心里去。" 3. 选曲有讲究
别一上来就啃《献给爱丽丝》,他们的课程从《小星星》变奏开始,慢慢过渡到流行歌。上周有个学员用《成都》的旋律练指法,练着练着就把和弦转换搞明白了。
这些年见过太多人半途而废,总结几个坑你可得避开:
误区一:必须每天练两小时
其实初期每天20分钟科学练习,比周末突击四小时强得多。他们的APP有碎片化练习提醒,等公交都能练指法。
误区二:要买顶级钢琴
教室用的都是普通电钢,老师明说:"万的琴和二十万的琴,在初学者手里根本没区别。"误区三:必须从古典音乐开始
教务总监有句话特别在理:"先培养兴趣再提升修养,喜欢周杰伦就从《晴天》开始练,想弹《野蜂飞舞》迟早能练成。" 四、课程设置的门道
他们的季度课安排特别符合人体工学:
最贴心的是课后视频复盘,把你上课的演奏录下来,老师标注问题点。我见过最绝的反馈是:"第13小节右手小拇指翘得像兰花指,得改!"美中不足...可能就是教室隔音一般,有时候隔壁在弹《克罗地亚狂想曲》,你这儿练《欢乐颂》,整得跟交响乐似的。不过校长说了,新校区正在装修,年底就能用上独立琴房。
说实话价格在业内算中等,但有两样东西别家真没有:
1.终身复训权:毕业后随时回来蹭课
2.学员音乐会:每季度租专业音乐厅演出
上次周年庆看到个六十多岁的阿姨弹《梁祝》,虽然错了好几个音,但台下掌声比专业演奏还热烈。这种氛围,你说值不值?
对了,他们最近搞了个"钢琴解剖课"把立式琴拆开讲解发声原理。去蹭课的张阿姨回来念叨:"钢琴里头有200多根弦啊,怪不得声儿这么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