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他们教室你就明白了——没有冷冰冰的琴凳,而是蘑菇形状的坐垫;琴键上贴着彩色动物贴纸;连节拍器都做成会跳舞的胡萝卜。创始人李老师有句口头禅:"音乐本来就是童话,何必搞得像数学考试?"具体怎么个童话法:
先别急着否定自己!他们有个52岁的学员张阿姨,刚开始连左右手都分不清,现在能弹《梦中的婚礼》。关键就在于分段式肌肉记忆法:
1. 前两周只练3个琴键的"曲"2. 第三周加入手腕漂浮练习
3. 一个月后才接触踏板
"很多人失败是因为第一节课就想弹《致爱丽丝》,"总监王老师挠着头说,"好比让幼儿园孩子直接做微积分嘛。" 三、课程贵不贵?值不值?
比起连锁机构动不动上万的年费,他们家确实实在。拿最受欢迎的《12周童话之旅》课程举例:
项目 | 市场均价 | 童话钢琴 |
---|---|---|
单节课时费 | 200-300 | 180 |
教材费 | 300+ | 送绘本 |
表演机会 | 额外收费 | 每月茶话会 |
不过要注意,他们主张"就是快",急着考级的人可能会觉得进度偏慢。
有次我去蹭课,发现个有趣现象:所有老师都穿着软底鞋。问了才知道,这是为了走路不发出声音,避免干扰学员。还有个"五分钟放空时间"每堂课专门留时间让学员发呆,美其名曰"音乐在脑子里生根"。
现在说说个人看法:这种淡化功利性的教学,反而让学员保持兴趣。见过太多人砸钱买钢琴,结果三个月后变成高级置物架。要是当年我的钢琴老师也这么教,现在说不定能弹个肖邦什么的...(当然这只是幻想)
最后分享个冷知识:他们墙上的卡通音符装饰,其实是声学设计师特别调制的吸音棉。你看,连隔音都做得这么有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