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设计课程时,我们团队吵得可热闹了。有人说一对一效果好,但最后选择4-6人小班,主要考虑到:
有个叫小雨的学员特别逗,第一次课躲在妈妈身后,现在每次都是第一个冲进琴房。(这种转变真的让人特别有成就感)
识谱教学改成了"音符捉迷藏"用彩色磁贴代替黑白音符。你猜怎么着?孩子们认谱速度比传统教学快了两倍!
发现没?很多孩子弹琴时手型像鸡爪子。我们研发了"手型三关挑战"- 第一关:手背放橡皮不掉落
期末汇报演出前,特意安排:
原本只想教基础弹奏,结果孩子们还给了我们惊喜:
说实在的,也不是所有尝试都成功:
1. 初期用太多卡通贴纸奖励(导致有些孩子只为贴纸练琴)
2. 家长旁听日安排太密集(反而给孩子造成压力)
3. 没有及时区分进度(快慢组应该更早划分)
有个教训特别深刻:有次准备了超炫的动画课件,结果孩子们只顾看屏幕忘了听讲...(这就叫过犹不及啊)
经过这三个月折腾,总结出几条干货:
最想说的是——千万别小看孩子的创造力。有次让学员即兴改编《两只老虎》,有个小朋友愣是弹出了爵士味,把我们几个老师都震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