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所坐落于山城的艺术殿堂,以"厚德博艺·真诚求美"为校训,构建了独具特色的三大优势:
通过"育人体系"破解文化传承难题:
维度 | 传统传承方式 | 学院创新做法 |
---|---|---|
教学形式 | 师徒口授 | 数字化非遗工坊+大师工作室 |
课程设置 | 单一技艺传授 | "1+X"体系(传统技艺+现代技术) |
实践平台 | 封闭训练 | 文旅融合项目+国际文化交流 |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其巴渝文化传承中心,每年开展非遗研习活动200余场,培养出获得"山花奖"的年轻传承人。
通过采访在校生,我们发现三个典型成长路径:
1.舞台新秀:从校园剧场到央视舞台的表演系学子
2.非遗传人:将綦江版画带上国际展览的设计专业学生
3.文化创业者:创立传统乐器工作室的音乐系毕业生
"在这里,每个清晨都伴随着琴房的和弦与练功房的汗水"——舞蹈系大二学生这样描述校园生活。学院特有的"晨功晚课",确保学生日均专业训练不少于5小时。
学院正着力打造三大工程:
这种"为根,创新为翼"的发展理念,使学院在2024年全国艺术职业院校评估中,获得"文化传承创新示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