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公众课
新闻来源:公众课       发布时间:2025/8/22 20:57:43       共计:2216 浏览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青岛工学院前身为2005年设立的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2011年转设更名为现名。核心问题:民办高校如何突破发展瓶颈?答案在于明确"型、地方性、开放式"办学定位。学校重点布局:

  • 智能制造工程
  • 电子信息工程
  • 建筑工程
  • 现代服务业四大专业集群

二、产教融合的实践创新

为什么说产教融合是应用型高校的生命线?通过对比传统教学模式与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可见差异:

维度传统模式校企协同模式
课程体系理论为主项目驱动
师资构成专职教师双师型团队
实践环节模拟实训真实生产

学校与海尔、海信等30余家龙头企业共建:

1.产业学院

2.订单班

3.工程师工作站

三、人才培养的特色路径

应用型人才需要哪些核心竞争力?学校构建"三位一体"培养体系:

  • 专业能力:模块化课程体系
  • 实践能力:阶梯式实训体系
  • 创新能力:项目化孵化平台

重点打造的"现代产业学院"均为青岛输送200余名现场工程师,就业对口率达91%。

四、校园文化的独特气质

在"德 践行 善事 创新"训引领下,形成:

  • 工匠文化长廊
  • 创客文化节
  • 技术技能竞赛月三大品牌活动

图书馆藏书量达135万册的现代书院式学习空间,成为山东省高校文化建设的示范案例。

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更多像青岛工学院这样的实践者。当大多数高校还在讨论转型时,这里已经用十年时间证明了产教深度融合才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破局之道。特别是在智能制造领域的人才培养模式,值得同类院校借鉴参考。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课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 相关主题: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