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陈嘉庚先生"倾资办学"壮举,奠定了厦门大学"不息,止于至善"基因。核心问题:为何说厦大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特殊存在?答案藏在三个维度:
2023年QS世界大学排名第451-460位,7个ESI全球前1%学科的成绩背后,是"三位一体"的发展密码:
对比维度 | 传统优势 | 新兴突破 |
---|---|---|
学科建设 | 海洋科学(全国第1) | 人工智能(首批国家产教融合平台) |
地理格局 | 思明校区"山海校园"翔安校区(科研用地达3645亩) | |
国际影响 | 东南亚研究 | 马来西亚分校(中国首个海外直属校区) |
为什么说"厦大式培养"不可复制性?从其特有的"全育人"可见端倪:
1.全海域实践:海洋学科学生人均拥有8.7天海上科考经历
2.全链条创新:嘉庚创新实验室孵化27家科技型企业
3.全球化视野:与43个国家/地区的256所高校建立交换项目
厦大图书馆的镇馆之宝——《钦定古今图书集成》,与翔安校区弦歌不辍的钢琴岛形成奇妙呼应。这种将文化根脉深植于现代教育的张力,或许正是"南方之强"最动人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