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公众课
新闻来源:公众课       发布时间:2025/8/22 20:55:35       共计:2216 浏览

历史经纬中的师范基因

创办于1905年的前身大同府师范学堂,开创了晋北地区现代师范教育的先河。历经十五次更名、三次迁址的沧桑变迁,学校始终坚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核心理念。特别值得关注的是:

  • 抗战时期坚持"教学"红色传统
  • 1978年首批恢复招生的战略抉择
  • 2006年转型高职院校的关键转折

为什么说历史底蕴是该校的核心竞争力?答案藏在那些泛黄的教案本里——建校至今完整保存的3279份手写教案,构成了活的"教学化石群"。

三维度解剖办学特色

# 专业建设的动态适配

通过对比表可见其专业设置的敏锐度:

时期主打专业对应社会需求
1980-1995普师班基础教育师资短缺
1996-2010计算机师范教育信息化浪潮
2011-2025学前教育+STEAM教育综合素质教育需求

# 教学改革的三个突破点

1."师型"占比达73%,远超全省平均水平

2. 实训基地与42所中小学共建"研共同体"3. 开发晋北方言语音库等特色教学资源

# 文化传承的现代表达

校园里"三堂一廊"(劝学堂、德馨堂、艺体堂、师范文化廊)的设计,巧妙实现了:

  • 砖雕技艺与传统师德教育的结合
  • 晋北民间艺术与美育课程的融合
  • 红色校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衔接

数据透视发展成效

近五年关键指标呈现几何级增长

  • 毕业生教资通过率从68%提升至92%
  • 地市就业留存率稳定在81%以上
  • 校企合作项目年均增长40%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其"位发展":在本科院校林立的山西高教格局中,专注培养"上讲台、能进车间"的复合型教师。这种定位使其在2024年全省高职评估中斩获7个A类评级

当前面临的挑战同样值得思考:如何在人工智能时代重构师范教育标准?该校的应对策略颇具前瞻性——正在建设的"教育实验室"VR教学、教育大数据分析纳入必修模块。这种未雨绸缪的布局,或许正是百年师范永葆生机的密钥。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课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 相关主题: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