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放弃瑜伽就三个原因:课程节奏太快、动作标准没人纠正、根本不知道练的是什么。比如你以为的"基础拜日式"可能实际做起来像极了关节错位现场。
1.时间从短到长:前两周单次不超过30分钟,重点培养肌肉记忆
2.体式从躺到站:60%地面动作(猫牛式、仰卧扭转)+30%跪姿(婴儿式)+10%站姿(山地式)
3.疼痛警报系统:关节响动正常,但刺痛感必须立刻停止
日期 | 老手错误安排 | 新手正确版本 |
---|---|---|
周一 | 90分钟流瑜伽 | 15分钟呼吸练习+10分钟关节热身 |
周三 | 高温瑜伽挑战 | 靠墙辅助的山式站立训练 |
周五 | 倒立专题课 | 用瑜伽砖辅助的桥式练习 |
Q:老师总说"感受身体"到底感受什么?
A:先找这三个信号:①手掌/脚掌压地时重量是否均匀 ②脊椎是不是像串珍珠保持自然弧度 ③呼吸有没有被动作掐住脖子
Q:为什么我做的下犬式像便秘的狗?
A:试试把注意力从"手够地""骨往天花板推"微弯完全没问题。要知道ins上的完美体式都是选角度拍的...
那些第一节课就让你做轮式的健身房瑜伽,跟让小学生解微积分没什么区别。真正的好课程应该让你练完像刚被松过骨的猫,而不是残废的提线木偶。现在知道为什么总有人说"瑜伽伤身"?错的是急功近利的教学,不是瑜伽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