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接触瑜伽的朋友常有个误区,觉得跟着视频练就行。但你看啊:
我们馆的王老师就遇到过个典型案例:张阿姨跟着短视频练下犬式,结果手腕疼了两个月,来上课才发现她整个重心都压错位置了。
李教练有句口头禅:"疼要说啊,别硬撑!"她总说瑜伽不是竞技体育,咱们的对手只有昨天的自己。记得有次新学员小陈死活够不到脚趾,李教练直接搬来瑜伽砖:"来,先搭着这个,慢慢来。"### (2)火眼金睛的观察力
上周赵教练一眼就发现会员老刘的"牛式":"您这腰椎代偿太明显了,咱们先把动作幅度缩小三分之一试试?"结果调整后老刘直呼神奇:"原来之前都在用蛮力!" (3)因材施教的本事
我们工作室有个特色——体测评估表。每个新会员都会得到专属训练方案,就像刘教练常说的:"有人要塑形,有人想减压,咱得对症下药不是?"## 三、不同流派老师怎么选?
有个有意思的现象:上个月20个续卡会员里,17个都选了能准确叫出自己名字的老师。这说明啥?亲和力有时候比证书更重要!
1. 满嘴专业术语不说人话的(真正的专家都擅长打比方)
2. 强迫你做超出能力范围动作的
3. 上课老是看手机的
我们杨老师有句话特别在理:"要是教练自己都静不下心,怎么带学员入定?" 五、私教vs团课老师差异
去年做过个小调查,发现:
就像徐教练,带大课能照顾到每个角落的学员,上私教连你大拇指发力不对都能发现。
说实话,现在瑜伽市场鱼龙混杂。但我觉得吧,判断老师好不好有个黄金标准——上完课你是更焦虑了,还是更轻松了?真正的好老师会让你觉得:"咦?原来我的身体还能这样用!"而不是"天啊我太僵硬了没救了"。
最后分享个冷知识:我们馆最资深的孙老师,其实三十岁才开始练瑜伽。她总笑着说:"开始都不晚,重点是要开始。"听着简单,但确实就是这么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