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校独创"三语教学"模式(汉语+少数民族语言+英语),在音乐舞蹈学院推出"传承人导师制"每届选拔30名学生跟随银饰锻造、侗族大歌等传承人学习。文学院开设的《少数民族典籍选读》课程,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精品课。
1.校区选择:大学城校区(主校区)与花溪校区专业分布差异
2.饮食特色:食堂设民族风味窗口,提供酸汤鱼、糍粑等特色餐
3.社团文化:芦笙社、蜡染工坊等17个民族类社团招新标准
4.实习资源:与黔东南州共建的56个民族文化实践基地
5.考研优势:本校民族学、社会学专业保研率超15%
关于"院校专业面窄"的质疑,该校近年来新增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专业,并与华为共建"数字文旅实验室"2024届毕业生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签约字节跳动、腾讯等企业人数同比增长200%。
该校图书馆民族文献馆藏量居西南地区首位,其中清水江文书等珍贵典籍实现全文数字化。2025年新落成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获国家民委专项经费支持18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