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林沐阳,朋友们喜欢叫我"阳光老师"在瑜伽垫上摸爬滚打12年,最擅长把复杂的体式拆解得像搭积木一样简单。记得刚开始教课时,有个学员说"老师你讲得特别像说明书"反而成了我的教学特色——把抽象的感觉具象化。
教学认证方面:
很多人以为瑜伽就是摆姿势拍照,其实啊...(挠头)这事儿得慢慢说清楚。我的课堂有三个特别之处:
1.安全第一哲学
见过太多人为了凹造型伤到腰椎。每节课前15分钟必定是"身体扫描时间"学员像检查手机信号那样感知自己的身体状态。
2.生活化比喻
教树式时会说:"想象你的脚掌是吸盘,像章鱼吸住海底岩石那样抓地"——这种说法让80%的学员立刻找到平衡感。
3.渐进式挑战
把体式分成"版→办公室版→进阶版"下犬式可以对着墙壁、桌面或地面练习,选你舒服的版本开始。
Q:身体僵硬能练吗?
A:这就问对人了!我带的学员里有位55岁的阿姨,刚开始手都摸不到膝盖,现在能自己绑马尾辫了。僵硬反而是优势,不容易过度拉伸受伤。
Q:呼吸总跟不上怎么办?
A:别急,咱们可以用"红绿灯法"红灯停(吸气3秒)→绿灯行(呼气5秒),这个法子特别适合容易慌的新手。
把200小时培训拆解成8个周末模块,因为发现上班族连续学习会消化不良。每个模块都有:
最近新增了"彩蛋"环节——学员可以拍练习视频发我,我会用绘图软件标出调整建议,像体育比赛解说那样画战术路线。
有次遇到个学员,上了三节课就说要放弃,理由是"图片里的样子"就笑了:"你见过哪个瑜伽大师是靠摆拍练出来的?"她成了馆里最勤奋的练习者。
我的观点很明确:瑜伽是探索身体的工具,不是选美比赛。那些看似轻松的一字马,可能藏着五年以上的汗水。所以咱们的课堂允许打喷嚏、笑场、甚至中途躺平——毕竟,真实的练习比完美的表演重要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