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选址与装修
-黄金500米法则:优先3公里内至少有2所小学+1个中高端社区的组合,注意查看周边竞品分布(建议用表格对比):
选址要素 | 达标标准 | 检查方式 |
---|---|---|
人流量 | 工作日>5000人次/天 | 早晚高峰实地计数 |
停车便利性 | 10个以上免费车位 | 考察周边停车场 |
层高要求 | 净高≥3.5米 | 携带激光测距仪 |
-装修避坑点:
垫子区要留出1.5米安全缓冲带(别问为什么,这是血泪教训);
镜面墙必须采用防爆膜处理——去年某馆因学员踢碎镜子赔了8万。
2. 资质办理
需要同步跑三个流程(通常耗时2-3个月):
① 《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教育局
② 《高危体育项目经营许可证》←体育局
③ 注册商标保护←建议覆盖第41类教育培训
1. 课程分级设计
采用"阶九段"体系(参考义门功夫模式),但要根据地区差异调整:
```text
【少儿班】
白带-黄带:60%游戏化教学+30%基础腿法+10%礼仪
(每节课必须包含"击破木板"——孩子们发朋友圈的关键素材)
【成人班】
引入WTF竞赛规则,每月设置1次实战日,配合心率带监测强度
```
2. 教练团队管理
招聘雷区:警惕"证书收集者"——有些黑带教练可能根本不会教小孩。建议试课时观察:
1. 定价策略
采用"子产品+利润产品":
2. 安全防控
必须建立的4道防线:
① 课前体质筛查表(重点询问心脏病史)
② 教练持急救证上岗(红十字会每月有培训)
③ 购买场地责任险(200万保额约3000元/年)
④ 安装360°监控(纠纷时能保住营业执照)
每周必看3个数据:
1. 课消率(低于70%要调整排课)
2. 转介绍率(健康值≥25%)
3. 续费率(预警线是第8个月开始下滑)
建议用这个工具组合:
最后提醒:那些总说"我们当年练武哪有这么多讲究"的老师傅,往往3年内就会被市场淘汰。现在家长要的是能看到进步轨迹的素质教育,不是吃苦夏令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