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来说,这项运动给孩子带来的变化主要体现在:
海河边上现在挂着"跆拳道"的地儿少说上百家,怎么筛出靠谱的?去年陪朋友跑了七八家道馆总结出几条硬标准:
看教练资质不是光盯着墙上的证书——得看实际带课状态。和平区有家道馆的韩国籍教练,虽然普通话带着泡菜味儿,但纠正动作时永远先跪下来和孩子平视。这种细节比什么"认证教练"招牌实在多了。
课程体系这块要重点问清楚:是纯竞技路线还是素质教育方向?南开区某连锁机构就闹过笑话,给5岁小孩教720度旋风踢,结果三个家长当场退费。建议选择混龄分组教学的机构,比如6-8岁一个组,课程内容60%基础训练+30%游戏化教学+10%礼仪教育。
第一次走进体育用品店的家长,十个有八个会被销售忽悠着买全套护具。其实吧,初期真没必要!天津百货大楼五楼有家开了二十年的体育店,老板王叔的良心建议是:
1. 道服选棉质混纺的(纯棉洗完晾干要等到猴年马月)
2. 护具等考黄带再配(前期训练强度用不上)
3. 千万别买带卡通图案的(考级时会被教练瞪)
特别提醒河北区的家长,宜兴埠地铁站旁边有个批发市场,同样质量的道服比商场便宜三分之一,就是得会砍价。
三个月是个神奇的时间点——新鲜劲过了,肌肉酸痛来了,很多孩子就在这个时候打退堂鼓。北辰区刘教练分享了个妙招:在道馆墙上挂"树"完成十次训练就贴片叶子,集满三十片换次亲子课。这招留住学员的效果比严厉训斥强十倍。
要是孩子哭闹着不想去训练,先别急着批评。河西区有个爸爸的做法挺高明:每周训练后带儿子去吃同家拉面馆,现在孩子把跆拳道和豚骨拉面划等号了。看,正向关联就是这么重要。
现在天津跆拳道协会考级每年四次,但别被某些道馆忽悠着次次参加。业内人都知道,白带到黄绿带完全可以在道馆内部考核。真正需要重视的是绿带以后的晋级,这时候要注意:
塘沽有家道馆特别逗,每次考级前都组织"模拟考"家长穿得西装革履当评委,孩子们反而把正式考级当游戏了。
说到底,给孩子选跆拳道就像种盆栽——不能光盯着开花结果,得享受每天浇水的乐趣。天津卫这么多道馆,总有一家能让你家娃从"练""练"最后说句掏心窝的:别看现在这群小不点踢腿像在赶蚊子,保不齐哪天就能给你来个标准的回旋踢,那时候你可得控制住发朋友圈的冲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