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公众课
来源:公众课     时间:2025/9/18 9:15:50     共 2153 浏览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那些跆拳道馆总是把礼仪训练放在第一课?明明家长送孩子来是想学踢腿挥拳的,教练却老让孩子鞠躬敬礼——这到底是在练武术还是上思想品德课?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聊这个事儿。

礼仪不是形式主义,而是安全锁

第一次带孩子去道馆的家长八成会嘀咕:这些鞠躬问好的规矩是不是太做作了?其实啊,跆拳道的礼仪训练藏着三层保险

1.身体保险:每次训练前向教练/同伴行礼,相当于默认"是安全切磋"2.心理保险:系道带时那个标准的90度鞠躬,能让孩子瞬间切换进训练状态

3.社交保险:懂得用"立正!敬礼!"替代推搡吵闹,在学校都很少打架

去年首尔大学有个跟踪研究挺有意思——坚持礼仪训练的跆拳道少儿班,训练受伤率比普通体育班低67%。你看,那些看似繁琐的鞠躬问好,其实是给熊孩子们套上了隐形的护甲。

五大核心礼仪动作分解

现在你可能要问:具体要练哪些礼仪动作?咱们列个清单对照看看:

*道场礼仪

  • 进出道馆必须面向国旗/道旗鞠躬
  • 踩到垫子前脱鞋摆成直线(这个超多孩子忘)

    *师生礼仪

  • 教练说话时必须保持"准备姿势"(双手握拳贴腰)
  • 接受指导后要说"康桑哈密达"(韩语谢谢)

    *装备礼仪

  • 道服永远保持洁白(每周自己手洗两次是基本)
  • 道带打死结不能超过5厘米(这个细节90%家长不知道)

有个特别容易踩的雷区得提醒——很多孩子练完就把护具乱扔。其实规范的收护具流程应该是:先擦汗→折叠护具→面向器材架鞠躬→整齐归位。这可不是矫情,去年釜山青少年赛就有选手因为乱放护具被扣礼仪分。

为什么我家孩子总学不会?

说到这儿可能有家长要拍大腿了:"规矩我孩子练了三个月还记不住!"别急,这太正常了。根据国际跆拳道联盟的统计数据,6-9岁儿童平均需要重复练习82次才能固化礼仪动作。建议试试这三个土办法:

1. 把礼仪流程编成顺口溜(比如"鞠躬后上垫,护具摆放成直线")

2. 在家设个"道场"(用爬行垫+自制道旗就行)

3. 每周拍视频对比(重点看鞠躬角度和问好音量)

北京朝阳区有位教练分享过绝招——让孩子给玩偶当小老师。你别说,当熊孩子一本正经纠正泰迪熊"敬礼手抬太高"的时候,他自己反而把动作记牢了。

礼仪练好了真能打比赛?

肯定有人嘀咕:花这么多时间练虚的,不如多练几个踢腿动作?来来来,看组硬数据:

训练内容少儿组比赛得分占比
技术动作45%
战术意识25%
礼仪表现30%

这是2024年全国少儿跆拳道锦标赛的评分表。知道为什么有些孩子明明踢得虎虎生风却拿不到奖了吧?裁判扣分最狠的往往是这些细节:踢完没及时行礼、得分后得意忘形吼叫、甚至系道带时偷懒打了个蝴蝶结...

广州天河区有家道馆特别神,他们学员比赛获奖率常年稳居全省前三。你猜他们秘诀是什么?每天训练前要花20分钟练"礼仪"——就是所有人保持马步姿势背诵《跆拳道精神》。刚开始家长都觉得浪费时间,后来发现这些孩子上场自带气场,裁判还没打分印象分就先加满了。

所以下次看见孩子反复练鞠躬别着急,那些看似多余的礼仪训练,说不定正在悄悄攒着比赛的隐形分数呢。要说个人观点啊,与其纠结孩子什么时候能踢木板,不如先看看他道带系得标不标准——这话可能不中听,但练跆拳道的都知道,懂礼的孩子,拳脚永远不会差。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课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 相关主题: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