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去年全国消协收到体育培训投诉里,63%都源于合同纠纷。有些家长觉得"反正都是格式条款"结果孩子受伤了才发现保险没覆盖,或者转课要扣30%违约金。咱们花钱买的是服务,不是买隐患对吧?
这里最容易产生误解的有两点:
1.补课规则:孩子生病缺课怎么补?是集中补还是顺延?
2.教练更换:如果主力教练离职,道馆怎么保证教学质量?
建议坚持在合同补充条款加上:"因道馆原因调整课程时间,应提前24小时通知;累计调整超过3次,家长有权要求退剩余课时费"。
重点看这三项:
有个细节很多人忽略:护具购买责任。有些道馆要求统一购买指定品牌,这其实涉嫌捆绑销售,完全可以在合同里协商自带护具的准入标准。
这里教大家个谈判技巧:把退费比例和剩余课时挂钩。比如:
注意!如果合同写着"不退费"直接扭头就走——2024年新版《校外培训管理条例》明确规定消费者有后悔权。
1.带支荧光笔:把重点条款标出来当面确认
2.手机录音:对口头承诺进行记录(合法范围内)
3.留复印件:要求道馆在合同复印件盖章
4.查证照:现场查看营业执照与培训资质是否匹配
有个冷知识:很多连锁道馆的加盟店合同和直营店不同,加盟店往往有更多免责条款,这个可以通过"企查查"了解门店性质。
干了十年体育培训,发现家长最容易犯两个错误:要么太较真每字每句,要么完全不当回事。其实把握住几个核心原则就行:
现在有些智能合同平台已经能生成标准化培训协议,比如"签盾"电子合同服务,既能存证又方便调取,比纸质合同靠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