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当初我陪邻居家小孩试课时,看着满场"哈!嘿!"阵仗也有点懵。后来发现这玩意儿真不只是踢木板那么简单:
我跑遍全市12家道馆总结出这些门道:
重点看有没有国技院段位证书,就像开车要看驾驶证一个道理。遇到过挂着世界冠军照片的道馆,结果教练是卖健身卡转行的...
好的垫子踩上去像踩云朵,差的那种...这么说吧,上次看见个孩子侧摔后捂着腰龇牙咧嘴的。建议现场试做两个前滚翻感受下。
警惕那些永远在教前踢的机构!正规课程应该像打游戏升级:
1. 白带阶段:学会摔倒不受伤
2. 黄带阶段:掌握3种防御招式
3. 绿带阶段:能组合攻击
Q:女孩子练这个会不会变粗壮?
A:你去看看奥运冠军吴静钰的腿,比跳芭蕾的还修长。现代训练早不是野蛮长肌肉那套了。
Q:几岁开始合适?
有个冷知识:4岁孩子就能学基础防护动作,但竞技训练最好等到8岁后。
Q:会不会助长暴力倾向?
这么说吧,我们道馆有个孩子,以前天天打架,现在反而成了调解同学矛盾的高手。教练有句话特别对:"练武是学习控制力量,不是发泄力量"。
Q:考级是不是骗钱?
腰带颜色确实不能防身,但就像打游戏要过关卡一样,阶段性目标对保持兴趣特别重要。当然,遇到半年让考三次级的就要留神了。
Q:下雨天还要去训练吗?
告诉你个秘密——越是恶劣天气坚持训练的孩子,最后往往进步最快。当然感冒发烧除外啊!
作为陪练家长,我见过最离谱的道馆让学员对着空气练对抗,也见过教练用游戏方式教格斗技巧。说实在的,选机构就像找对象,光看宣传册根本没用。
有次碰到位六十多岁的奶奶辈学员,她说:"年轻时没条件学,现在每次系上白带都觉得自己赚到了。"让我突然明白,跆拳道哪分什么年龄,根本是种生活态度。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别指望孩子练个把月就能劈砖头,但如果你发现他系鞋带时背挺直了,见人会主动问好了,那这笔学费就值回票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