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好奇,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家长把孩子送进跆拳道馆?这项带着"嘿哈"声的运动,到底藏着什么魔力?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聊聊濠江区的跆拳道培训那些事儿,保证让你看完就能明白个七七八八。
先说个真事:上周在濠江体育馆旁边,看见个七八岁的小男孩,系着白黄带,走路都带着风。他妈说练了半年,以前见生人就躲,现在都能带队喊口令了。你看,这就是跆拳道给的底气!
很多人以为就是踢踢打打,其实啊,它更像移动的围棋。得动脑子记套路,还得控制力度——就像你端着一碗满到边的汤走路,既要稳又要快,这可不简单。
主要练这三块:
装备方面:
1. 道服:选棉质透气的,别贪便宜买化纤的,夏天能闷出痱子
2. 护具:一般馆里会提供,等确定长期学了再买自己的
3. 水杯:要带吸管的!练完喘得像牛的时候你就懂了
心理准备:
濠江区现在少说有十几家道馆,教你几招避坑指南:
看场地:
看教练:
看氛围:
特别注意:别被"三个月包考黑带"广告忽悠,正规考级就像爬楼梯,得一步步来。
说实在的,现在兴趣班那么多,为什么偏偏选跆拳道?我观察到的真实变化:
对孩子:
对成年人:
有个银行柜员学员跟我说,现在遇到难缠的客户,心里默念跆拳道精神"忍耐克己"居然能保持微笑服务了——这算意外收获吧?
1.贪多求快:恨不得一周练成李小龙,结果肌肉拉伤(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2.不敢提问:其实教练最喜欢主动问问题的学员
3.忽视热身:有哥们嫌麻烦直接开练,第二天腰都弯不下
4.装备攀比:刚开始真没必要买带金边的限量版道服
说到这儿想起个趣事:去年有学员穿着睡衣就来试课,说以为跆拳道服和睡衣差不多...(后来这位成了馆里最拼的学员,你说神不神奇?)
实话实说,能坚持三年的学员不到三成。但那些坚持下来的,你会发现他们都有个共同点——把训练当成刷牙洗脸一样的习惯。有个宝妈学员,带孩子来上课,自己就在旁边空地练,两年愣是考到了红带。
现在濠江区每年都有少儿跆拳道联赛,看着小选手们眼神里的那股认真劲儿,你就明白这项运动给的不仅是招数,更是把困难踹飞的勇气。对了,最近不是流行"反emo"?要我说,没有什么烦恼是一套品势打完后还存在的,如果有,就打两套。
最后唠叨句:别光看别人踢得帅就冲动报名,先去试课,感受下道馆的地板、教练的气场、自己的心跳。说不定啊,那个系着白带手忙脚乱的你,半年后就成了别人眼里"厉害"的前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