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顿三秒)说实话啊,现在走进任何一家商场,没看到跆拳道馆才叫稀奇。但您知道吗?去年消协接到的体育培训投诉里,跆拳道类占比高达37%——这个数字,够吓人吧?
核心乱象集中爆发在三个方面:
1.师资注水:62%的教练员仅持初级证书(见表1)
2.安全失控:近三年公开报道的韧带损伤事故中,83%发生在非标准场地
3.收费黑洞:预付费跑路案件里,体育类培训占比...(翻资料声)嗯,这里查到是41%
表1:2024年六省跆拳道教练资质抽样调查 | |
---|---|
资质等级 | 占比 |
国际院/段位认证 | 8% |
国家职业资格中级以上 | 30% |
短期培训班结业 | 62% |
(掏手机看新闻状)上周刚出的《青少年体育培训规范》征求意见稿都看了吧?里边明确要求:
说到这儿插个真实案例——(敲桌子)杭州某连锁品牌就因为用地下室当训练场,上周刚吃10万罚单。您品,您细品...
策略1:师资再造工程
建议老板们把教练分三级管理(拿笔划重点):
策略2:安全防护的"五个一"标准
(掰手指头数)一套动态监控系统、一组防冲击地垫、一柜子医用冰袋、一面急救流程墙、每月一次消防演练。别看投入大,去年严格执行这标准的道馆,续费率提升了...等等我查下报表...啊对,平均提升61%!
策略3:财务透明化手术
(掏出计算器按)建议采用"3331"模式:
(站起身比划)各位馆主啊,别再抱着"贴张海报就能招生"的老黄历了。明年开始,没有ISO体育服务认证的机构,连投标中小学课后服务都没资格——这话我放这儿,咱们年底验证。
现在转型确实阵痛,但您想想,隔壁钢琴培训去年倒闭潮多惨烈?跆拳道行业要不想重蹈覆辙...(突然提高声调)对!就得趁现在把合规做成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