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自己省吃俭用交的跆拳道学费,某天突然发现教练带着钱跑路了?这事儿还真不是危言耸听,去年全国光是被曝光的就有三十多起类似事件。今天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个事儿,保证让你看完心里有数。
简单说就是有些培训机构收完学费就人间蒸发了。你可能要问:"他们图啥啊?"其实套路特别简单:
我认识个学员小王就中招了,前脚刚交了两万八的"黑带速成班",后脚发现教练朋友圈都清空了,你说气人不气人?
仔细琢磨琢磨,这里面门道还真不少:
1. 冲动消费要不得
很多人一看教练表演个踢木板就热血沸腾,当场刷卡。要我说啊,报班前至少得...
2. 便宜没好货
3988包终身的课程你敢信?正规道馆光场地租金一个月就得好几万。记住这句话:但凡折扣低得离谱的,八成有问题。
3. 合同就是废纸?
很多受害者拿着的合同,仔细看才发现写的是"课程服务费"而不是"费"打官司都难。这里划重点:必须要有发票!必须签正式合同!
说几个实用的小技巧:
选机构五步法:
1. 查资质(体育局官网能查到备案)
2. 看年限(开不满三年的要小心)
3. 问学员(偷偷加几个老学员微信)
4. 试课程(别信销售吹的)
5. 分期付(能月付绝不年付)
有个特别管用的招——直接去企查查搜机构名字,要是发现法人名下还有五六家注销的公司,赶紧跑!
先别慌,按这个顺序来:
1. 立即报警(别看金额小就不报)
2. 联系其他学员(人多力量大)
3. 收集证据(聊天记录、转账凭证)
4. 找消协投诉(12315比想象中管用)
去年深圳有个案例,十几个学员联合起来,最后通过民事诉讼要回了70%的学费。关键是要快,等对方把财产转移了就真没辙了。
说实话,现在跆拳道培训市场确实鱼龙混杂。有些所谓"教练"可能三个月前还在送外卖。但也不能一棍子打死,正经做教育的机构还是大多数。
我觉得吧,这事儿得两方面看:
最近不是出台新规了嘛,要求预付费机构必须把40%的资金放在监管账户,这步子迈得对!
说到底,学跆拳道本是件好事,既能强身健体又能学点防身术。但咱花钱得花在刀刃上,可别让几个老鼠屎坏了整个行业的名声。下次看到"骨折价"招生的时候,先默念三遍: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