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遇到过这种情况——看跆拳道比赛时完全听不懂解说员在说什么?什么"横踢得分"后旋踢有效"听着就跟天书似的?更别说那些专业术语了...今天咱们就用最白话的方式,把跆拳道解说这摊子事给你整明白!
先别急着打退堂鼓啊。虽然看起来挺专业的,但其实掌握几个关键点就能入门。就像新手如何快速涨粉一样,找准方法很重要。下面我就把自己当年踩过的坑、总结的经验都掏给你。
跆拳道解说到底在说什么?
首先得搞清楚比赛规则。跆拳道比赛得分主要靠踢中对手躯干或头部,拳法只能攻击躯干。裁判喊"",通常是因为选手完成了以下动作:
有效得分动作
这些动作做标准了,电子护具会"嘀"响,裁判随即给分。解说员就是在描述这些技术动作的执行过程。
解说员必备的三大技能
第一,认动作要准
你得能分清楚侧踢和横踢的区别,知道什么是"双飞踢"什么是"后旋踢"这个真得多看比赛视频,建议从慢动作回放开始练眼力。
第二,懂规则是基础
比如出现以下情况要立即反应过来:
第三,语言组织要快
比赛节奏那么快,你得在0.5秒内把技术动作转化成口语。这里有个小技巧——建立自己的"词库"把常见动作都配上固定说法。
解说新手常犯的5个错误
1. 把侧踢说成横踢(根本是两种发力方式)
2. 漏判有效得分(特别是组合动作的最后一下)
3. 过度使用专业术语(观众听不懂等于白说)
4. 情绪控制不当(不能比选手还激动)
5. 背景知识储备不足(连选手国籍都说错)
怎么练习最有效?
这里分享我的私藏训练法:
解说时遇到突发状况怎么办?
比赛现场什么幺蛾子都可能出现。比如:
这时候千万别慌!记住三字诀:稳、准、快。先准确描述现场情况,然后用缓冲句式争取思考时间,比如"我们看到现在场上出现了...让我们等待裁判的进一步判罚"。
解说风格要怎么把握?
有人喜欢激情澎湃的,有人偏爱冷静分析的。建议新手先从这两种基础风格入手:
技术流解说
重点分析选手的战术安排和技术特点,适合资深观众。比如:"蓝方现在采用前腿试探战术,明显是在为后腿重击做准备..."故事流解说
侧重讲述选手背景和比赛意义,适合普通观众。比如:"这位19岁小将去年还在参加青年赛,今天已经站在成年组决赛的舞台上..."背专业术语?
完全没必要死记硬背!关键是要理解动作原理。比如"踢"其实就是转身腾空踢,知道这个动作怎么做的,自然就能描述出来。我整理了几个必学术语和它们的白话解释:
专业术语 | 人话版 |
---|---|
横踢 | 像扇耳光那样横着踢 |
下劈 | 高举腿往下砸 |
双飞踢 | 跳起来连踢两脚 |
后旋踢 | 转身甩大腿 |
解说员的视角有多重要?
这个真的得重点说说。好的解说员就像观众的第三只眼,要看到普通观众容易忽略的细节。比如说:
为什么有些解说让人听着特别累?
主要问题出在信息密度上。有的解说员恨不得每秒蹦三个专业词汇,观众根本消化不过来。好的解说应该像打乒乓球——有来有回,给观众留出反应时间。比如:
"方这次进攻...(停顿0.5秒)...用的是后踢!(停顿)但是被蓝方躲开了...(停顿)现在双方回到对峙状态..."需要提前做哪些准备?
赛前功课做得好,解说时才能游刃有余。我通常准备这些资料:
1. 选手档案(年龄、战绩、技术特点)
2. 近期比赛视频(研究选手习惯动作)
3. 赛事背景资料(比赛级别、晋级规则)
4. 技术统计表(常用得分动作数据)
5. 备用解说词(颁奖、突发情况预案)
现在知道为什么专业解说听起来那么顺了吧?人家私下可能把选手的比赛视频看了几十遍!
解说时怎么控制语速?
新手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越说越快。建议用这个小技巧:每次换气时说一个完整句子,吸气时观察场上情况。这样自然就能形成节奏。另外可以准备几个"句"备用,比如:
"现在比赛进入相持阶段..."让我们看看裁判怎么判罚..."这个动作需要慢镜头回放确认..."解说和主持有什么区别?
很多人容易搞混这两个角色。简单来说:
不过现在流行解说主持一体化,这个就得另外展开说了。
解说这行有前途吗?
说实话,纯跆拳道解说确实小众。但如果你把格斗类项目都涉猎一下(比如空手道、踢拳),机会就多很多。现在短视频平台也需要懂行的人做赛事精剪解说,这个门槛反而比电视台低。
最后说点实在的,解说这行看似光鲜,其实特别费嗓子。我包里常备润喉糖和温水,一天解说下来经常嗓子冒烟。但当你看到观众因为你的解说而更懂比赛时,那种成就感真的无法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