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破除个误解:很多人一听跆拳道就想到踢木板、翻跟头。其实啊,儿童跆拳道的重点压根不在打架,而是通过系统训练培养三种能力:
1. 体育局颁发的《经营许可证》
2. 跆拳道协会认证的《段位考核点》铜牌
3. 教练员的黑带段位证书(注意看发证机构是不是Kukkiwon)
说到这儿,想起去年有个家长图便宜选了地下室培训班,结果孩子练了俩月膝盖积水。所以啊,场地通风和地垫厚度真不能将就。
周一/三/五的典型课程:
1. 15分钟游戏热身(老鹰捉小鸡改编版最受欢迎)
2. 30分钟基础动作分解练习
3. 10分钟趣味对抗(用泡沫棒代替真踢)
4. 5分钟冥想放松(很多孩子在这环节睡着)
特别要说的是,东山县的教练们自创了"口令操""步冲拳"编成本地童谣,孩子们记得特别牢。
Q:会不会影响长个子?
A:适度训练反而促进生长激素分泌,但8岁以下每周别超过4小时
Q:女孩子适合练吗?
X 错误认知:跆拳道是男孩运动
√ 事实:我县青少年比赛女子组人数去年增加了40%
Q:多久能考到黑带?
别急着要结果!正常进度是:
白带→黄带(3个月)→绿带(6个月)→...→黑带(4年以上)
去年跟踪调查了东山县50个坚持训练3年以上的孩子,发现:
不过说实在的,最让我触动的是有个多动症孩子,训练半年后能安静坐着看完一整场电影了。这种改变,你说能用钱衡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