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问自答环节来了)有人可能觉得:"我跆拳道黑带三段,教体能还不是小菜一碟?" 哎,这话可就说早啦!专业竞技和科学训练之间,差着十个马拉松的距离呢。
(掏出小本本记重点啦)市面上培训机构五花八门,我给大家划几个硬指标:
1.看资质:
2.比课程:
3.挑师资:
举个栗子,松江大学城那家"力体育"特色是把韩国竞技队的训练方法本土化,去年培训的学员有六个进了省队当助教。
(咱们拆开来看)别以为就是跑跑步压压腿,现代跆拳道体能训练早就升级到4.0版本了:
我特别要说下这个心理激励——好教练得是半个心理学家。见过有学员800次横踢就卡在速度上不去,后来发现是潜意识怕摔倒,调整训练方案两周就突破。
(实话实说时间)通过率大概70%左右,挂科主要集中在:
有个取巧的办法——多收集往届考题。比如去年秋季考卷里出现过的"用TRX训练带提升旋踢力量"春季班就有人碰到变形题。
(这可是干货中的干货)证书只是敲门砖,真要在这行混出名堂,得走好这三步:
短期(0-1年):
中期(2-3年):
长期(5年以上):
我认识个松江七中的体育老师,考完证后兼职做私教,现在开了三家专项训练工作室,专门接职业运动员的体能恢复单子。
说实话啊,这个行业现在有点"证书通胀"。但反过来想,正因为乱七八糟的证太多,正经培训才更显价值。我的建议是——要么不考,要考就考行业内公认的那几家。别图便宜报野鸡班,最后钱花了时间搭了,拿个没用的纸片儿。
另外透露个小道消息:明年开始可能要加考兴奋剂检测常识模块,现在报班可能还能赶上末班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