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公众课
来源:公众课     时间:2025/9/18 12:13:00     共 2164 浏览

泗县东关跆拳道培训班的"破圈"之道

站在泗县老东关的梧桐树下,每周五傍晚都能听到整齐的"哈!"声穿透玻璃门——这是当地家长最熟悉的"放学铃"200平方米的训练馆里,30多个6-15岁的孩子正在练习品势,汗水在夕阳下折射出琥珀色的光。这个创办于2013年的培训班,已累计培养学员超2000人,其中37人获得省级以上赛事奖项,更难得的是保持着零投诉记录。

一、不是所有道馆都叫"东关模式"

"刚开始那两年,家长总问'学这个能加分吗?'"李卫国(黑带四段)擦着护具回忆道。如今他的办公室墙上挂着三面锦旗,最新那面写着"拳更教人"通过跟踪调查2018-2023年毕业的286名学员,我们发现了有趣的数据:

培养维度显著提升比例典型案例
体质指标91%哮喘学员王xx停用吸入剂
专注力83%多动症学员李xx获校级三好
抗挫能力79%骨折后坚持训练的省赛银牌得主
礼仪素养96%学员自发组织敬老院志愿服务

"我们教的不是踢腿,是用身体记忆规则。"教学总监张教练演示"鞠躬-系带-静立"的入门三课时特别强调,每个动作都藏着生活哲学。比如系道带要"右后左"喻做事要分主次;静立时的脊柱挺直,培养的是"骨子里的端正"##二、课程设计的科学密码

别看孩子们练得欢,这套课程体系背后藏着严密的逻辑。培训班将传统跆拳道与现代教育心理学融合,独创了"三阶九维"教学法:

基础阶(6-8岁)

游戏化训练:用"桥"游戏练平衡

童话式教学:把太极一章编成恐龙故事

家庭任务:每周给父母敬茶并记录感受

进阶阶(9-12岁)

这时候会引入"1+1+1"机制——每掌握一个新腿法,要完成1次社区表演(勇气)、指导1名新生(责任)、写1篇训练日记(反思)。去年毕业的刘学员在日记里写:"540度旋风踢转了三天才成功,但教练说'摔跤的弧度比奖牌更美'"。

竞赛阶(13岁以上)

采用运动员+学生双导师制,文化课成绩不达标立即停训。2024年省青少年赛前,种子选手马xx主动暂停训练两周突击数学,"比赛可以明年再战,中考只有一次"这句话成了道馆新标语。

三、那些藏在护具里的故事

训练馆角落的"破壁墙"满便签纸,有张泛黄的纸上稚嫩笔迹写着:"今天没哭"这是9岁肾炎患儿小雅的"战斗记录"通过两年训练改善肌力,现在已是校篮球队主力。还有个细节耐人寻味——更衣室镜子上刻着身高尺,最高的标记停在1米83,属于去当兵的前学员小王,他每年休假都会回来陪练。

"现代孩子缺的不是钙片,是跌倒的机会。"李馆长指着磨损严重的海绵垫说道。去年暴雨导致道馆进水,家长孩子们自发组成"队"有个小胖子边搬垫子边喊"我们跆拳道人遇水不沉"这话后来被做成了霓虹灯牌。

四、县域素质教育的启示录

对比县城其他培训机构,东关道馆有三个"反常"现象:

1. 寒暑假反而减课,强制学员参加夏令营或家务劳动

2. 禁止家长观看日常训练,但开放所有监控权限

3. 每年组织"者大会"搞砸经历奖励积分

这种反焦虑运营收获了意外效果——续费率连续5年超85%,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心理学专家周教授评价:"用武道重构了教育评价体系,证明县域机构同样能输出优质教育供给。"结业典礼上,孩子们要完成"板挑战"但木板背面其实印着家长写的缺点:"爱哭"懒散"怕黑"——踢碎的不是木板,是标签。当十二岁的萱萱踢裂写有"女孩学不好理科"板子时,全场爆发的掌声比任何比赛都响亮。这或许就是武道教育的真谛:让每个孩子在击破中,遇见未被定义的自己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课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 相关主题: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