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结论:能否退费取决于合同约定与实际情况。我国《民法典》第563条明确规定,服务合同双方均可协商解除,但培训机构通常通过格式条款设置退费门槛。关键要看三点:
典型案例:北京朝阳法院2024年判决的某跆拳道馆纠纷显示,消费者在开课前7天申请退费,机构以"开发票"为由扣20%手续费,最终法院判定全额退还。
建议:
计算公式:
`应退金额 = 总费用 - (已上课时×单价) - 合同约定违约金`
注意:
情形 | 退费比例 | 法律依据 |
---|---|---|
机构原因停课 | 100%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3条 |
学员伤病退学 | 70%-90% | 法院酌定标准 |
单方违约退费 | 50%-80% | 需扣除违约金 |
1.核查合同条款:重点查看"费规则"违约责任"等加粗内容
2.收集证据链:课程表、缴费记录、沟通录音缺一不可
3.分级投诉:
4.法律途径:5000元以下可通过微信小程序"人民法院在线服务"
5.替代方案:协商转课、延期或转让会员资格
抽样调查显示(2025年8月数据):
最值得警惕的霸王条款:
当出现以下情形时,维权成功率可达92%(据消协2024年报):
个人认为,预防永远优于补救。签约前务必要求试课,核对教练资格证书,并录音确认口头承诺。遇到"概不退款"绝对化表述,可直接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