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公众课
新闻来源:公众课       发布时间:2025/8/22 20:56:11       共计:2214 浏览

一、办学定位:为什么选择这所学院?

核心三问:

  • 职业院校为何要专注文化艺术领域?

    当前文化产业占GDP比重已突破4%,山东作为文化大省急需专业化技能人才。该校精准对接"非遗传承"表演"文化创意"人才缺口领域。

  • 相比普通艺术院校有何优势?

    | 对比维度 | 普通艺术院校 | 山东文化艺术职业学院 |

    |----------|--------------|----------------------|

    | 培养方向 | 学术型人才 |复合型技能人才|

    | 课程设置 | 理论为主 |70%实践课程|

    | 就业方向 | 院团/教育 |基层文化单位|

  • 地域文化如何融入教学?

    通过"吕剧非遗传承班"快书工作坊"等特色项目,将齐鲁文化基因植入专业建设。

二、特色专业:哪些领域值得关注?

三大王牌专业群:

1.表演艺术专业群

  • 包含戏曲表演、舞蹈编导等6个方向
  • 与山东省吕剧院共建"班" - 连续五年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奖

2.视觉传达设计群

  • 突出"数字化"
  • 开发《年画AR设计》等创新课程
  • 毕业生参与北京冬奥会视觉设计

3.文化管理专业群

  • 首创"文化振兴"
  • 设置"文化经纪人"体系
  • 85%毕业生进入县级文化馆工作

三、培养模式:如何突破传统桎梏?

采用"双育人":

  • 双导师制:行业大师+院校教师联合授课
  • 双课堂制:教室排练厅+真实演出场景
  • 双证书制: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认证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其"项目制教学":将市级文艺汇演、非遗保护工程等真实项目转化为教学案例,近三年师生共同完成:

  • 92场惠民演出
  • 17项非遗记录工程
  • 5个乡村文化广场设计

四、发展挑战:未来路在何方?

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学院面临:

  • 传统技艺类课程的现代转化难题
  • 艺术类职业教育的社会认知度待提升
  • 校地合作深度有待加强

但通过建设"非遗工坊"开发"云排练"等创新举措,正在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新型艺术职业教育生态。其"小班化+师徒制"的培养模式,或许能为艺术类职教改革提供齐鲁方案。

版权说明:
本网站凡注明“公众课 原创”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遵循行业规范,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
  • 相关主题: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