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得搞明白,学科类培训一般指的是跟学校课程直接挂钩的辅导,比如数学、语文、英语这些主科。教育部之前发过文件,明确说了学科类的几个特征:
你看啊,跆拳道教的是踢腿、格挡这些动作技巧,跟课本上的知识八竿子打不着,显然不符合第一条对吧?
说真的,跆拳道从一开始就是体育运动,这个得从根儿上说清楚:
1.起源:朝鲜半岛的传统武术
2.内容:75%腿法+25%手法(不信你去数数动作)
3.考核:腰带晋级看的是动作标准度,不是笔试分数
4.作用:强身健体+防身自卫+培养意志力
我见过太多孩子练跆拳道之后,饭量大了、感冒少了、腰板直了,但你说这能提高数学成绩?那纯属扯淡嘛!
这事儿吧,还真有些误会。主要因为:
但实际情况呢?教育部去年特别说明过,艺术、体育类培训属于非学科类。有些地方执行时可能没吃透政策,闹出了乌龙。
既然不是学科类,是不是就没用了?别急!好处多着呢:
对身体:
对心理:
如果想让孩子学,我有几个实在建议:
1.选机构:看教练资质,最好是国家队退役的
2.试课程:先体验再交钱,别被销售忽悠
3.配装备:护具要齐全,安全第一
4.定目标:到底是健身还是走专业路线
5.看孩子:兴趣最重要,别强迫
见过太多家长跟风报班,结果孩子上了两节课就死活不去了,几千块钱打水漂。
要我说啊,现在家长太容易焦虑了。跆拳道就是个运动项目,既不是学科补习的替代品,也不是升学捷径。但它带给孩子的成长,可能比多做十套卷子更有价值——健康的体魄、顽强的意志、规范的礼仪,这些才是真正受用终身的本事。
最近有个新闻,某地小学把跆拳道纳入课后服务,结果特别受欢迎。孩子们在垫子上翻滚踢腿的笑脸,可比在补习班愁眉苦脸做题强多了,你说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