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想过学跆拳道却不知道从哪开始?怕被忽悠交智商税?或者担心自己韧带硬得像钢筋根本学不会?别急,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说说——那些培训班绝不会告诉你的真实训练流程。
(这里停顿一下)说实话,我第一次进道馆时连道服正反面都分不清,现在回想起来...算了还是直接上干货吧。
1. 试课比价格更重要
2. 装备里的猫腻
普通白带学员根本不需要买300+的竞技道服!初期训练服满足两个条件就行:
① 纯棉材质(化纤的出汗后黏在身上特别难受)
② 袖长过肘(防止实战时被对手抓袖子)
3. 考级制度的水很深
有些机构把考级当摇钱树,两个月催你考一次。正常进度应该是:
白带→黄带:3-6个月
黄带→绿带:6-9个月
(突然想起个事儿)去年有家机构让学员三个月连跳三级,结果比赛时被裁判直接判犯规...
第一阶段:生存适应期(1-3周)
这时候教练会让你做大量基础动作:
有个冷知识:前两周的课程设计其实是在筛人。据统计约27%学员在这阶段放弃,原因嘛...(擦汗)主要还是低估了韧带拉伸的疼痛等级。
第二阶段:技术成型期(1-3个月)
开始接触核心腿法:
动作名称 | 常见错误 | 危险指数 |
---|---|---|
横踢 | 转胯不足 | ★★★ |
下劈 | 落地不稳 | ★★★★ |
后踢 | 扭头太早 | ★★★★★ |
(写到这儿我得插句嘴)后踢这个动作看起来帅,但新手特别容易踢空摔成狗啃泥,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
第三阶段:实战准备期(3-6个月)
这时候会出现两个极端:
① 部分学员开始沉迷竞技对抗
② 另一部分死活不愿意戴护具
教练通常会安排:
Q:韧带硬得像钢筋能学吗?
A:我见过40岁大叔用半年时间从摸不到膝盖到完成标准劈叉。秘密是——每天坚持做"拉伸+静态保持",比突击压腿效果好三倍。
Q:为什么教练老让我重复基础动作?
A:这么说吧,职业选手70%训练时间都在打磨基础。去年全锦赛冠军接受采访时说,他至今每天都练1000次横踢。
Q:女生学这个会不会变粗腿?
A:放心,训练后的肌肉线条其实特别好看。关键是做好两点:
1. 训练后必须做15分钟筋膜放松
2. 避免过度负重深蹲
现在你应该明白了,选培训班就像买鞋——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有些道馆把黑带教练当招牌,结果上课全是助教在带;还有些地方装修得跟五星级酒店似的,垫子却薄得能硌出淤青...(突然打住)哎呀扯远了。
最后说句实在话:跆拳道这玩意儿,坚持三个月以上才会真正爱上它。那些学两天就晒朋友圈的,多半撑不过雨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