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在的,现在家长给孩子报班就像点外卖——选择太多反而挑花眼。但跆拳道这个"老牌套餐"能火几十年,肯定有它的独到之处:
(突然想到上周见到个有趣案例)有个叫乐乐的小朋友,刚开始连"马步"都蹲不稳,现在居然能代表东营去省里比赛。他妈妈偷偷告诉我,最意外的收获是孩子做作业时注意力集中了至少40分钟——这效果可比补脑口服液实在多了。
别急着掏钱包!先记住这个"看原则"1.看资质:正规道馆墙上一定挂着[中国跆拳道协会]的认证证书,就跟饭店要有卫生许可证一个道理
2.看教练:好的教练员应该同时具备"运动员证+教师资格证"医生既要会看病也要懂沟通
3.看课程:初级阶段如果天天教高难度踢腿,那绝对有问题!科学体系应该是"基本功占60%,趣味训练占30%,实战占10%"这儿不得不提个反面教材。去年有家新开的机构搞什么"三个月包考黑带"家长投诉到体育局——跆拳道的晋级体系就像盖楼房,哪有不打地基直接起高层的?
新手家长最容易在这件事上花冤枉钱。听好了:
有个省钱小妙招:关注本地跆拳道协会的二手交易群。我们道馆的家长经常流转八九成新的装备,价格只有新品三分之一。
"学这个会不会变暴力?"
哈!这可能是最大的冤案了。正规教学都把"己"放在首位,我们教练最常说的是"是用来保护的,不是炫耀的"有个小学员以前总爱推搡同学,学了半年反而成了班里的"使者""女孩学这个合适吗?"
现在女学员比例都快占到四成了好吗!东营去年少儿锦标赛,女子组冠军就是个扎马尾的萌妹子。防身技能+挺拔体态,这组合它不香吗?
"下雨天还要去训练?"
这么说吧,坚持来的孩子后来都养成了"不轻易放弃"特质。当然特殊情况除外啊,比如发烧肯定得休息。
在东营做了八年培训,发现个有趣现象:能坚持三年的孩子,80%都养成了这些特质——做事有规划、懂得尊重差异、遇到困难先想解决办法。这些可比考级证书珍贵多了。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别把跆拳道当成特长培养,它更像是给孩子安装"操作系统"的过程。那些踢腿格挡的动作迟早会忘记,但训练中培养的品质会跟着他们一辈子。